《耕作新法》在各地农学堂传阅后,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朱雄英站在春和宫的书房里,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报,陷入深思。

"殿下,又有新情况。"黄珀快步走入,手中拿着一叠新到的文书,"各地农民受到启发,纷纷开始记录自己的耕作心得。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三百多份农书。"

朱雄英拿起一本翻看,这是苏州一个老农写的《水田管理法》。虽然字迹歪歪扭扭,却记载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老农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了水位、温度、施肥的最佳搭配。

"有意思。"朱雄英轻声说,"你看这里,他把水稻生长分成了七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有讲究。这种细致的观察,恐怕连专业的农学家都比不上。"

正说着,蓝玉匆匆赶来:"殿下,南京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农学堂的先生们吵起来了!"

"怎么回事?"

"是为了这些农书。"蓝玉解释道,"有的先生说这些农书都是粗浅之见,不值一提;有的则认为农民的经验很珍贵,要认真研究。两派争执不下,都上书请殿下定夺。"

朱雄英微微一笑:"有争论是好事,说明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不过......"

话未说完,朱元璋的传召就到了:"速去奉天殿!"

老爷子正在翻看那些农书,桌上摊满了各地送来的手稿。见朱雄英进来,直接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些农书?"

"孙儿以为可以分三步走。"朱雄英说,"第一步,让农学堂的人整理校对,把有价值的经验提炼出来。第二步,组织专家研究论证,看看这些经验背后的道理。第三步,再根据研究结果,编写新的农业教材。"

"好。"朱元璋点头,"不过还要加一条。"

"什么条?"

"要把写农书的农民请到农学堂来讲课。让他们亲自解释自己的经验,这比看书更有效。"

正说着,东瀛传来消息。朱允熥报告说,他们在推广新农法时,创造了一种"经验图册"。用简单的图画记录农事要点,方便不识字的农民学习。

"这个办法好!"朱雄英说,"可以让工部派画师,配合农民把经验画成图。这样推广起来更容易。"

就在这时,西域又传来新发现。朱棡朱慡报告说,当地的农民有个特别的传统:每个村子都有个"农事箴言",把重要的农业经验编成顺口溜,代代相传。

"这更好。"朱雄英说,"可以让农民把经验编成歌谣,这样既容易记,又能传得远。"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农书越来越多,各地的说法开始出现分歧。有的地方说深耕好,有的说浅耕好;有的主张密植,有的主张稀植。这些不同的经验引起了很多争议。

"这很正常。"朱雄英说,"农业生产本来就要因地制宜。我们不是要统一标准,而是要总结规律。让各地的农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在这时,户部送来一个特别的统计:那些有农民着书的地方,农业产量普遍比较高。而且这些地方的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这说明什么?"朱元璋问。

"说明知识创造和生产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朱雄英答道,"农民把经验写成书,不仅是记录,更是思考和提升的过程。这种思考,反过来又能指导生产。"

正说着,南京农学堂送来一个新发现。他们在研究农书时,惊讶地发现很多农民的经验其实暗合自然规律。比如他们根据节气安排农事,背后其实涉及天文学知识。

"这不奇怪。"朱雄英说,"农民常年观察自然,虽然不懂理论,但已经掌握了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朴素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就在这时,工部送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根据农民的经验开发了一批新农具,效果很好。最特别的是,这些农具都附带了详细的使用说明,还配有图画。

"这才对。"朱元璋说,"农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要让农民真正掌握使用方法,光有工具还不够。"

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随着农业知识的积累,如何系统化、标准化成了一个难题。各地的经验杂乱无章,急需整理归纳。

"这要分步走。"朱雄英说,"先按照农事季节分类,再按照技术特点分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正说着,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些农民开始囤积经验,不愿意分享。他们觉得经验是自己辛苦总结的,凭什么要告诉别人?

"这就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了。"朱雄英说,"第一,把经验分享作为评优的重要标准。第二,给分享经验的农民一定奖励。第三,在农学堂设立"农事名师"的称号,表彰那些乐于传授经验的农民。"

朱元璋点头:"对,要让农民知道,分享经验不是吃亏,而是光荣。"

就在这时,黄珀又带来一个发现。很多年轻农民开始主动找老农请教,记录他们的经验。有的还专门组织"经验采集队",挨家挨户走访。

"这是个好现象。"朱雄英说,"年轻人有干劲,老农有经验,两代人结合,正好能推动农业发展。"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些地方的基层官员对这种农民自发的活动不满,觉得农民整天忙着写书记经验,会影响农业生产。

"这些官员太短视了。"朱元璋说,"农民总结经验,正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活动不仅不该禁止,还要大力支持。"

朱雄英立即下令:"第一,各地官员不得干扰农民记录经验的活动。第二,要为这些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提供纸笔、场地等。第三,要把支持农民总结经验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之一。"

正说着,南京又传来一个新情况。当地的农民开始召开"农事研讨会",互相交流经验。最特别的是,他们还邀请农学堂的先生参加,共同讨论农业问题。

"这很好。"朱雄英说,"农民和学者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把这种研讨会推广到全国。"

就在这时,工部又送来一个发现。他们在研究农具改良时,发现很多创新其实来自农民的经验总结。比如有个农民记录了几十年使用农具的心得,为工部提供了很多改良思路。

"这就对了。"朱元璋说,"农具改良不能光靠工匠,更要重视使用者的经验。以后工部改良农具,都要先看看农民的意见。"

正说着,户部送来一份特别的报告。他们在调查中发现,那些重视经验总结的地方,不仅农业产量高,而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较好。

"为什么会这样?"朱元璋问。

"因为这些地方的农民不仅会种地,还会思考、会创新。"朱雄英解释道,"他们能够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这种能力,比单纯的劳动更重要。"

就在这时,一个新的趋势开始显现。一些农民不仅记录耕作经验,还开始研究市场行情、经营方法。他们的农书,已经不仅限于技术层面。

"这说明农民在成长。"朱雄英说,"他们已经意识到,农业不仅是种地,还要懂经营。这种认识的提升,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变革。"

朱元璋若有所思:"是啊,农民从单纯的劳动者,正在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和经营的主体。这种变化,或许比提高几倍产量更重要。"

朱元璋的话引起了朱雄英更深的思考。农民角色的转变,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的改变,更预示着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型。

"殿下,您看这个。"黄珀捧着一摞新到的农书快步走来。这些不再是普通的耕作笔记,而是一些更深层的思考。有农民写了《农家生计论》,探讨如何经营农业;有人写了《四季管理策》,总结全年农事安排的规律。

"这些农书的水平很高啊。"朱雄英翻看着,眼中闪着欣慰的光芒,"你看这本《农家生计论》,不仅讲种植技术,还分析了市场行情,甚至提出了"以本地所长,换他乡所需"的贸易思想。"

正说着,蓝玉匆匆赶来:"殿下,南京那边出现新情况了!"

"什么情况?"

"那些写书的农民开始组织"农学会"。他们不仅交流经验,还研究市场,甚至开始联合经营。最特别的是,他们还办起了农产品集市,专门交易新品种、新技术。"

朱雄英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农民不仅要会种地,还要会经营,会创新。不过......"

话未说完,朱元璋的传召又到了:"速去奉天殿!"

老爷子正在和几位大臣讨论。案头除了农书,还摆着各地送来的农产品交易记录。朱元璋指着这些文书问道:"你觉得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农业正在走向产业化。"朱雄英答道,"农民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开始抱团发展。他们通过知识交流、技术创新、市场合作,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对!"朱元璋说,"但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问题。你发现了吗?"

朱雄英点头:"发现了。第一,农民组织需要规范,不能让它变成宗族势力或者利益集团。第二,市场秩序需要管理,要防止投机倒把。第三,技术创新需要引导,要避免盲目跟风。"

正说着,东瀛传来消息。朱允熥报告说,他们在推行农业改革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但他们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让农学堂担任农民组织的指导机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