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不错。"朱雄英说,"农学堂既懂技术,又了解政策,可以帮助农民既把事情做好,又不越界。"

就在这时,西域又传来新发现。朱棡朱慡发现,当地的农民组织除了经营农业,还开始发展手工业。他们把农产品加工成各种产品,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这更好!"朱雄英说,"农业和手工业结合,正是我们要的发展方向。让农民参与产品加工,他们就能获得更多收益。"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农民组织的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矛盾。有的是农民组织之间的竞争,有的是与商人的冲突,还有的是与地方官府的摩擦。

"这些都是成长中的烦恼。"朱雄英说,"关键是要建立规则,协调各方关系。第一,农民组织之间要合作大于竞争。第二,要建立农商合作机制。第三,官府要做好服务和监管。"

正说着,南京农学堂送来一个重要发现。他们发现那些成功的农民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点: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们不仅培训技术人才,还培养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

"这就对了!"朱雄英说,"农业发展最终要靠人才。让农学堂配合农民组织,系统培养各类人才。"

就在这时,工部送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根据农民组织的建议,开发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效率高,还特别适合在农村使用。

"好啊。"朱元璋说,"这样农民就能把产业链延伸得更长,创造更多价值。"

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如何处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经营方式的关系,成了一个难题。

"这需要智慧。"朱雄英说,"我们要在发展新型农业的同时,保护好优秀的农耕文化。让农民既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又不失本色。"

正说着,黄珀又带来一个发现。很多农民组织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他们不仅办农事会,还办文化活动,甚至组织农民子弟读书识字。

"这很重要。"朱雄英说,"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大。要支持这些活动,让农村既富裕起来,又文明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新的趋势引起了注意。一些农民组织开始探索互助合作的新模式。他们成立了"互助基金",帮助困难农户;建立了"技术共享机制",促进创新普及;还搞起了"劳动互助",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个好兆头。"朱元璋说,"农民不仅在经济上抱团,更在精神上团结。这种互助精神,正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传统。"

朱雄英点头:"是啊。所以我们要把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农民在致富的同时,也培养起高尚的品格。"

正说着,又一个重要发现传来。有些农民组织开始关注环境保护,他们总结出了一套"生态农业"的方法,既保证产量,又保护自然。

"这就难能可贵了。"朱雄英说,"农民已经开始考虑长远发展,不再是单纯追求眼前利益。这种觉悟,说明我们的改革确实触动了根本。"

朱元璋深有感触:"是啊。农民的觉悟提高了,农业的基础就稳固了,国家的根基就牢靠了。这才是真正的利在千秋。"

正当朱雄英思考农业发展大计时,黄珀急匆匆地赶来:"殿下,江南送来紧急奏报!"

"何事?"

"杭州、苏州一带的农民发现了个大问题。他们说现在各地都在追求高产,大量使用肥料,反倒把一些上等良田给糟蹋了。土地板结,水浸不进,种什么都长势不好。"

朱雄英皱眉:"这倒是个大问题。传我命令,让农学堂立即派人去查看。"

正说着,蓝玉也来了:"殿下,不止江南,扬州那边也遇到类似情况。有经验的老农说,现在人人追求快,都不让田地休养生息了,迟早要出问题。"

"叫农学堂的先生来。"朱雄英命令道。

很快,几位农学先生到了。他们专门研究《齐民要术》等农书,对农田管理颇有心得。

"诸位,"朱雄英开门见山,"现在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各地为了高产,都在加大肥料用量,结果反倒把田地弄坏了。依你们看,该如何处置?"

一位年长的先生说道:"回殿下,这是个老问题了。《齐民要术》里就说过,田地也要轮休,不能年年都种重用肥的作物。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急于求成,忘了老祖宗的经验。"

另一位先生补充道:"而且各地都在追求水稻、麦子的高产,都种这些耗地的粮食。其实按照老法子,该间种些豆类,既能补地力,又能增加收成。"

朱雄英正要说话,朱元璋的传召来了:"速去奉天殿!"

到了奉天殿,朱元璋开门见山:"听说江南的良田出问题了?"

"是。"朱雄英答道,"孙儿已经让人去查了。看来是大家都想多产粮食,用力过猛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农田是根本,可不能糟蹋了。你觉得该怎么办?"

"孙儿以为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要恢复老祖宗的农耕方法,让农田能休养生息。"

"第二,要改变单纯追求高产的思路。与其把田地都种坏了,不如合理安排作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农田管理方法,让大家既能增产,又能保住地力。"

朱元璋点头:"对。这事要快,不能等田地都坏了才想办法。"

正说着,东瀛传来消息。朱允熥报告说,他们那边发现一个好办法:按照地力和水利条件,给农田分级。好田种粮,差田种杂,还有专门留着休耕的。

"这倒是个办法。"朱雄英说,"我们也可以这样做。让农学堂先勘察土地,然后制定种植计划。"

就在这时,西域又传来新情况。朱棡朱慡发现当地农民有个传统:春种棉花的地,秋天一定要种豆子。他们说这样才能保住地力。

"江南的农民也知道这个道理。"一位农学先生说,"以前种桑养蚕的地方,都会间种豆类。可惜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朱雄英立即决定:"传我命令,让农学堂立即整理各地的传统农法。老祖宗的经验不能丢,要发扬光大。"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各地在恢复传统农法时,发现很多老农已经不在了,年轻人又不懂这些。技术传承出现了断层。

"这就要靠农学堂了。"朱雄英说,"第一,要把各地的老农请来当老师,让他们教年轻人。"

"第二,要把传统农法都记录下来,编成教材。"

"第三,要在试验田里实践,让年轻人亲眼看到效果。"

正说着,南京农学堂送来一个发现。他们在整理古籍时,发现宋朝时期就有详细的农田管理方法。比如什么时候该深耕,什么时候该浅耕,都有具体记载。

"好啊!"朱元璋说,"这些都是祖宗留下的宝贝。赶紧把这些方法整理出来,发给各地农学堂。"

就在这时,工部送来消息。他们根据传统农法,改良了一批农具。这些农具既能适应不同的耕作方式,又特别省力。

朱雄英看了很满意:"这才是正道。农具要配合农法,不能一味追求快。"

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要让农民改变已经形成的耕作习惯,并不容易。很多人觉得传统农法太慢,产量也不如现在高。

"这就需要做示范了。"朱雄英说,"在每个地方都选一块试验田,按传统方法耕种。让农民亲眼看到,传统农法虽然慢,但地力不会衰退,长远来看反而更好。"

正说着,户部送来一份统计。那些保持传统农法的地方,虽然单季产量不算最高,但年复一年都很稳定,而且粮食品质特别好。

"这个数据很说明问题。"朱雄英说,"要让农民明白,农业不是比谁产量高,而是要年年都有好收成。"

就在这时,一个新的发现引起了注意。有些地方的农民开始把传统农法和新技术结合起来。他们在遵循传统耕作规律的同时,也用上了新式农具和良种。

"这才是最好的道路。"朱元璋说,"既不能丢了老祖宗的经验,又要与时俱进。这样的农业,才能长久发展。"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传统农法的恢复,农忙的时候特别集中,一时找不到那么多人手。

"这也要回到传统。"朱雄英说,"以前农村都有换工的习惯,大家互相帮忙。现在要把这个好传统恢复起来。"

朱元璋点头:"对。农民互助,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规矩。比什么都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