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李显忠平复心情,试图岔开话题,开口问道:“洪学士过来所为何事,总不是特地来挑吴唐卿的刺吧。”
“当然不是,此事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洪皓却性子执拗,不肯轻易放过吴璘的话题:“君锡(李显忠字),日后你须记得提醒殿下,吴唐卿那处还得多加注意,不可任其骄矜自功。”
李显忠闻言一怔,隐约从洪皓的话里听出些别的意思。
至于赵佐,他还回想着方才的话题,洪皓说要压制吴璘,防止吴璘居功自傲尾大不掉,这一点其实不难办到。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征召吴氏兄弟的子侄入朝为官,例如吴拱,给他们加以高官厚禄,一来以示恩宠,二来削弱他们和四川的联系,将来就算回到四川,也不至于根基深厚。
不过这些话还轮不到赵佐来说,因此只能暂时藏在心中。
揭过了这一章,洪皓方才提及了他的来意:“朝廷公文已出,我不日便要被撵出临安府。”
果然如此,李显忠心底一沉:“怎么说的?”
“提举江州太平观。”
这是纯粹的闲职,不过宫观使在一众贬斥当中属于地位和待遇较高的那种,比如岳飞当年被罢免枢密副使后就是万寿观使的身份。
从某些角度来说,洪皓的结局还算不错,这一点既得益于他清直刚正的性子,又在于他那“宋之苏武”的名望,考虑到国际观瞻,秦桧总算没做的太绝。
可不论怎么说,其性质都是有去无回的流放。
洪皓来李显忠府上就是向他告知此事,然后拜托对方一定要用心辅佐普安郡王赵瑗。
毕竟洪皓这一走,赵瑗直接失去一大助力,夺嫡之路更加凶险。
唏嘘片刻后,洪皓便打算告辞离去。
临走前,洪皓不知为何,忽然又盯住了赵佐。
赵佐被对方盯的有些发毛。
洪皓忽然问道:“赵郎可有表字?”
赵佐老老实实答道:“在下是山人出身,并无表字。”
“且让老夫给你起一个如何?”洪皓缓缓开口,看似是征求赵佐的意见,语气里却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意思。
这倒是让赵佐有些意外,他连忙起身谢过:“长者赐,不敢辞。”
洪皓捻着自己的白须,语气微妙:“佐者,左也。你年纪尚轻,日后少不了要在殿下身旁做事,还望你能牢记根本,莫要被左道小术所惑。”
“依老夫看,就给你取字‘中正’吧。”
中正?
赵佐下意识的朝头上摸了一下,还好还好,很是浓郁茂密。
另一头的李显忠却是颇为不满,洪皓的这番说辞等同于是在当面责骂赵佐,他立刻道:“洪学士未免太过严苛,这个字取得不好。”
洪皓反问道:“那君锡有何高见?”
李显忠语塞了一下,他读书不多,一时取不出来什么好字来。
洪皓哼了一声,正要说话,就见得李显忠灵光一现,高声道:“我如何不能取个字?”
“佐者,助也,何不就叫‘佐助’,日后辅佑殿下,自是一番佳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