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洪皓进来,赵佐连忙起身行礼,以示恭敬。
但洪皓却只是瞟了赵佐一眼,然后径直走了过去,并未回礼。
不知是心情不好,还是对赵佐颇有成见。
赵佐不以为意,在这方面他从来看得很开。
不过见到洪皓出现在这里,赵佐内心其实有些奇怪:按之前的消息来说,洪皓此前狠狠得罪了一波秦桧,应该正在被疯狂围攻弹劾,自保都难,怎么有心思来李显忠这里串门了?
几人重新排过座次,洪皓毫不客气,当仁不让的坐在上首,地位最低的赵佐则在最下边。
洪皓落座后,继续说起了刚才的话题:“不只是吴唐卿,就连吴晋卿(吴玠)也是一般做派,只不过他死得早些,尚未来得及酿成大错而已!”
李显忠微微皱眉,他当年从西夏归国时受过吴玠吴璘的帮助,算是有一份恩情在此,实在是不能接受洪皓对吴氏兄弟的这种指责。
“洪学士且住!如此贬斥朝廷功臣,岂是正人君子所为?”
洪皓一脸的理所应当:“正因为吴唐卿是国之功臣,所以才要将这个道理提前说清楚,免得他一错再错!”
“那吴唐卿到底有什么错?”
“拥兵自重是为一错,不知悔改是为二错!”
“胡说,此事岂能怪到他头上!”
见两人争执起来,赵佐赶忙圆场,试图在中间劝阻。
且说,他们两人所说的吴璘拥兵自重这件事,里头其实大有可说道之处。
当年在建炎时期,金人有一举吞并天下之势,吴玠以惊人的勇气和本事击退金兵,重整川陕局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军政一把抓的四川宣抚使,之后一连多年,几成割据。
所以,要是说吴玠有拥兵自重的意思,那还真是颇有嫌疑。
可是吴璘就有些不一样了。
绍兴九年,四川宣抚使吴玠去世之后,朝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重编四川的好机会,派出了文臣胡世将担任四川宣抚使。胡世将去世后,又以郑刚中为四川宣抚副使。
此时的吴璘,远远谈不上土皇帝的地位,只是四川宣抚使麾下的三支军队其中之一的兴州都统制,另外两支分别由吴玠旧将杨政与吴玠政敌郭浩主管。
然而造化弄人。
先是绍兴十六年的时候,郭浩逝世,他所领的兵马由吴玠旧将姚仲所掌,至此川中的三支大军都为吴玠系统的将领所统帅。
由于吴玠御下严而有恩,深得士卒心,而吴璘继承了这一份政治遗产。因此杨政与姚仲虽然独立门户,职位与吴璘相仿,但是仍然对吴璘执门下礼。
接下来,秦桧又送上助攻,他对四川诸路军政由郑刚中一人操控的局面难以满意,尤其是郑刚中常在四川问题上忤逆秦桧,招致大忌,最终在绍兴十七年六月,郑刚中被免职。
于是乎,吴璘半躺半送的重新回归了他哥吴玠当年的地位。
而洪皓批评吴璘的点就在这里了。
“吴璘理当遵守人臣本分,自行上书请辞!否则长此以往,四川究竟是朝廷的四川,还是他吴氏的四川?”
李显忠当即道:“金人虎视眈眈,四川离了吴唐卿,又有何人可堪主持大局?”
“那也应当牵制一二,不可放任!”
“怎么牵制?难道要效仿镇江府,也给兴州塞一群反贼进去吗?”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瞬间沉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