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湾这一战是完胜,击沉敌船三艘,并且让敌方战船几乎全部中弹负伤。论战果,如果说敌方损失有多大不如说自家的舰队毫发无损,这才是武力强大到了绝对优势,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战后积极参与抢救落水者,并协助失去行动能力的敌船返回泉州,尽显仁义之师的风格。

战后的作战总结是必须要做的,这是刘璎立下的规矩,各个作战单位,每一个士兵都要回顾总结自己的表现和得失,提出建议,所有这些都要形成文案上报。

另一项就是论功行赏,刘家不吝惜赏银,这也是照章办事。

在泉州湾执勤的军舰大多都能轮换休整,唯一坚持始终的是威远号,因为只有这一艘战列舰,它不能离开。这一次大战过后,郑家元气大伤,至少会平静一段时间。为了让威远号得到休整的机会,赤龙号、橙龙号和黄龙号全部集中到大坠岛,填补威远号休整的空白。

在得到刘诠批准的情况下,展七雄命令威远号开往金门岛休整,给10天的休整假期。

可是金门岛上太荒凉,那一座城堡实际上就是个军营,一个老百姓都没有。舰船可以完成补给,可是士兵休假就没有意义了,为此,特别准许士兵们分批去厦门散心。

到厦门的距离太近了,只有十几二十里,随便一条小船都可以把士兵送过去。

自从占领金门后,护卫队就与厦门有了联系,毕竟距离很近,可以很方便地获取紧缺的物资,所以对厦门还算熟悉。

每一个士兵都有去厦门的三天假,乘坐快船去厦门岛游玩,年轻的士兵们到了繁华之地,无非是吃喝嫖妓,赌博是不允许的,刘家军纪严禁赌博。

这次泉州行动中开始发放的日月旗还在继续发放,刘家的贸易船队在大海上遇到大陆的商船也发日月旗,同时要告诉他们悬挂日月旗的含义,就是要和平对待国人的商船,反对行海盗行为。

。。。。。。

在泉州激战的同时,刘璎回到了老家南田,这是因为家里来信说:他祖父刘基告病还乡了。

这个情况出乎意外,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朱元璋是非常专横之人,不但不能容忍叛逆者,对于不愿意与他合作,不愿意为他效劳出力之人同样不能容忍。刘基称病辞官回乡,这就是不再继续为皇上效忠效劳了,朱元璋怎能容他呢?可这是事实,刘基告病还乡了。难道是刘璎错了?还是朱元璋变性了呢?

刘璎预感到危险已经逼近,所以他放下手里所有的事务,急速返乡,去见他的祖父。

刘基是智者,而且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智者,可俗话不是说了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刘璎一进家里的大门,就见二门前站着好几个人,站在台阶上的正是他的祖母阎氏,显然是老太太得到了消息,几年不见她太想念大孙子了。

此时的刘璎已经十六岁,按古人的标准已经成年。刘璎紧跑了几步,赶紧上前跪下扣头,拜见祖母。

“快起来,我的好孙儿,可想死我了。”

老太太欲走下台阶,几个丫鬟赶紧搀扶着。其实老太太一点都不老,身体很壮实。实际上她才五十五岁,按现代人的标准还是身强体壮正当年,古代人寿命短,确实算是老人了。

刘璎起身,搀扶着老太太进入二门。他的身高已经比老太太高出一头,是成年人的体型了。

进入内院正堂屋,刘基等在那里。不过刘基是坐在太师椅上的,面色庄重肃穆,并没有病态。也就是说,他没病,告病还乡只是个托词。

刘璎扶着老太太坐在另一张太师椅上,这才重新后退两步,再次扣头,拜见祖父。

刘基口说:“罢了,起来说话。”

古人就是麻烦,到此才算是完成了见面礼节,然后才是随意的交流,才显出一家人和睦的亲情。

这个场面说话无非是普通的问候。说一会话,刘璎告辞,说去拜见父母亲大人。

到此时他才知道,祖父、祖母以及那几个姨奶们全都回来了,可是有个非常不好的情况,那就是他的父亲刘谨并不在家,而是被留在了南京!

刘谨可是刘家的当家人啊,这不就是人质吗?难怪放了刘基,帝王的心思很深啊!这也让刘璎多了一份担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