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丰海带着18艘船从泉州湾出来与刘家舰队拼命,这一次没有警告的过程,当他们进入大炮射程后威远号战列舰上大口径火炮立即开炮。

威远号上甲板上的大炮有十门,大多是150毫米的大口径炮,射程更远。它的下一层分两侧共有20个炮位,可以安装120毫米以下的火炮。出厂的时候因为一时凑不齐那么多的炮,只安装了六门,这次来金门又装上四门炮,所以现在下一层有10门炮了,分两侧,每一侧五门。

算起来它就有二十门炮了。赤龙号、橙龙号各有四门炮,不算快船上的炮,整个舰队合计有二十八门炮。除去炮位射击角度不合适而没有开炮的,现在开炮射击的有二十多门炮。同时刘家火炮性能好,还有气球观察哨可以修正炮击的准确度,其威力足够强大,可以说天下无敌。

第一轮炮击就击沉一艘敌船,眼看着它倾斜、翻转,慢慢没入水中,手脚快的船员逃出来在水面挣扎,他们要尽快远离沉船,否则,下沉的漩涡会把他们带入海底。

面对前面这艘带着一个气球的奇怪的大船,火炮又这么猛,郑家很多船老大开始犹豫了,更有因为躲避沉船和打横的船,借机降低速度,犹豫不前。也有放下小船搭救落水者的,因此船队就有些乱了。

郑丰海也感到对方的强大,原本必胜的信心也打了折扣,但是他不那么容易承认失败,失败了就意味着今后没了出路。

于是他大声喊叫:“别怕!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一共才有三条船,并且只有一艘大船,其他的都是小船。什么帆船轮船的?不都是一样的船吗?有什么可怕的?都给我上!冲上去有赏,每人五两银子。缴获了敌船大家发财,谁抢到就是谁的。”

他说的往上冲,就是冲上去跳帮肉搏的意思。在他的经验里,只要勇敢冲锋,就没有冲不上去的,因为他所遇到的大炮都打不准,总有冲上去的机会。只要冲上去就看谁人多了,面对面的肉搏,人多的就赢了。

战场上激励士兵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银子,航海船只可是很值钱的,他说谁抢到就算谁的,就是用发财刺激手下的人给他卖命。

很遗憾,他们与刘家不是第一次交手了,还没有吸取教训,没有长进。不过也难怪,作为指挥者的郑丰海,他是第一次亲临对刘家作战的战场,他确实没有亲身体会。

不过无论郑丰海怎么吼叫,除了他身边的人之外,其他人一概听不到,别说不同的船上,就是在同一艘船上也听不到,因为炮声隆隆,噪音太大,他的命令只能用旗帜和号角传达。

古人自有传递命令的办法,他的命令还是迅速地传达下去了。金钱刺激的办法还是管用的,各个船只重新调整姿态,冒着炮火,一窝蜂似的往前冲。

一艘船已经沉了,还有两艘损坏严重,这种情况下人员伤亡也不会少。看这些人不顾生死的作战,也很有血性,很顽强。其实这也是古代战场的常态,冷兵器作战伤亡都很大,郑家在海上也没少打仗,哪一次没有伤亡呢?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以为作战就是这样的,说习以为常不如说麻木了,拼命似乎成了常态。只要不死就能发财。

在金钱的刺激下,各船都扯满了风帆,竞争向前,蜂拥而上。

郑家船队的蛮干导致了最惨烈的炮战。距离越近,炮打得越准,并且开花弹燃烧弹全用上了。在距离两里左右的时候,数量众多的神机炮也开炮加入了战斗,神机炮的弹头小,但是准确度高,基本上是弹无虚发,指哪打哪。郑家船队就被笼罩在烟火之中了。

威远号的下一层有很多空着的炮位侧舷窗口,神机炮就占用了这些炮位。

在海湾出口外面,海域宽阔,敌船有十几艘,也没什么队形,就是分散开来,向前猛冲,因此,敌方战线拉开的很宽,这也分散了刘家的火力,敌方船只快速靠近。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靠上去跳帮作战。这一手对一般对手都是好战法,因为老式火炮打不准,只要勇敢肯定能冲上去。

可是今天他们遇到了克星,眼见得一艘接着一艘的船被打瘫痪,动不了了。有的船体破损漏水了,有的桅杆被打断,帆索落下来,失去了动力。更有负伤严重的,底仓漏水,有沉没的危险。距离越近被打中的船越多。

郑家的船负伤的多,可是重伤沉没的少,眼下只沉掉一艘。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刘家手下留情了,毕竟对手船上的壮丁多数来自平民人家,是普通百姓,能放手时就放手。这仁慈之心,说到底还是刘璎教导的结果。凡是已经负伤,失去进攻能力的船只,就不再攻击它了。

眼见得已经有五六艘船失去了动力,动惮不得,于是就有胆怯的,开始畏缩不前,可更多的船还是在努力向前冲。但是距离越近炮打得越准,最惨烈的是甲板上的建筑瞬间被炸飞成碎片,残缺的木板漫天飞舞,还依稀看到有人的衣服随风飘荡。

有退缩的也有勇敢向前的,有两艘船速度快,突出在前面,目测距离已经在一里500米之内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