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性盛致灾割以咏志的打赏
臣子请辞,皇帝一般都会挽留,这个程序都是默认的,只有把程序演完,才显得真实,于是谭绍继续道:
“陛下所言令臣惭愧,臣自知能力不足,若在以亲族的身份担任少府,岂不是让人认为陛下任人唯亲?故,臣愿退位让贤,修习政事。”
谭邵这话说的非常有意思,吴国现在官场的风气就是任人唯亲,神龙殿之上的站着的大臣,与孙亮有亲属关系的不会低于二十人。
为了不让孙亮背负任人唯亲的骂名,现在谭邵请辞了,
那剩下的那些与孙亮有亲属关系的也要学习谭绍请辞吗?
显然不会,权利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谁会像谭邵这么傻去放弃权利呢?
好,既然他们不会,那谭邵所作所为与他们相比,高下立判,谭邵的品德立马高出一个档次。
要知道,在古代“德”这个字可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古代选举官员的方法,“德”是高于“才”的,德是第一位,即使这人没有才华,但是品德高尚,依然可以做官。
如果这人只有“才”没有“德”,则做官的可能性非常小。
当然也有例外,三国时期的曹操改变了这种选官的方法,改成唯“才”是举,
可惜的是,曹丕即位没多长时间便把这个政策推翻了。
现在按照剧本,该轮到全纪出场了,全纪没有犹豫,当即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谭少府为人高风亮节,忠贞正直,德行高尚,品行贤良,乃吾辈楷模,
今,先帝舍离万邦不久,吴国又经两次大战,值此危亡之刻,正是用人之时,
昔日孱陵侯吕蒙不喜吏书,经先帝教导,终有所成,故臣斗胆建议谭公,可仿孱陵侯之事。”
所谓仿孱陵侯之事,就是一边担任少府处理公事,一边看书学习。
“恩,全卿所言甚善。就依全卿所言,谭卿不要有所顾虑。”孙亮表示赞同并安慰谭绍道。
“陛下,臣还有一个建议。”全纪继续道。
“爱卿有何建议,尽管奏来。”孙亮回道
“陛下,臣从黄门侍郎升居为光禄勋后,也与谭公有一样的状况,处理政务觉得力不从心,
臣想来,擢升后的官员,在新的职务之上,一开始都会不适应。
不如设立可以提升官员治民能力的学府,
请德高望众者为师,教授为官施政之道,
这样一来,官员在学府内可以互相学习对方施政的长处,避免自己短处,提升自身治国的能力。”全纪道。
全纪不过就是把孙亮的想法给提了出来。
全纪说完,百官立马又开始交头接耳,纷纷讨论起来。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孙亮没有理会百官,继续问道。
作为官员,有一个地方可以提升自己治国能力,当然是好事,
不过目前百官更关心谁来做这个老师。
因为谁做这个老师,谁就有了天然的政治优势。
假如滕胤做这个老师,那么这些官员都在滕胤的手下学习,和滕胤形成了师生情谊,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抱团在一起,形成一种势力。
“陛下,臣以为光禄勋所言大善,如此各级官员既能提高施政的能力,又可快速的融入新的职务当中,
只是这讲师之人既要德高望重,又要从政经验丰富,臣窃以为,满朝之上唯有司空滕胤可当此职。”侍中刁玄出列说道。
刁玄向来敬重滕胤,滕胤与刁玄的关系也比较好,刁玄侍中的位置就是滕胤推举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