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心目中的讲师也是滕胤,本来孙亮想自己当讲师的,这样底下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成为孙亮的爪牙,对孙亮也就会更加忠心。
可实际情况是,孙亮才13岁(虚岁)不到,且刚刚亲政,去当讲师根本不现实。
没等孙亮发话,作为滕胤的死党吕据也起身,趋步至群臣中央,向孙亮行礼后道:
“陛下,臣据,附议刁侍中所言。”
很快,大殿之上出来附议的人越来越多。
中书令陆凯,尚书令范慎,大鸿胪张俨也在其中。
不得不说,滕胤为官确实很令人信服,滕胤是吴国唯一一个能让世家,宗亲,外来派都不反感的人。
孙亮的心里是既高兴又嫉妒。
高兴的是吴国能有滕胤这样的贤臣,嫉妒的是滕胤现在威望比孙亮都要高。
带着这种复杂心情的孙亮,嘴角微微上扬,苦涩一笑,然后道:
“哈哈,司空啊,看来你的的威望已经要超过朕了,这满朝之上都推荐你来做这个讲师,那么,司空可愿为朕解忧?”
孙亮前半段说的有些诛心,威望超过皇帝那是好事嘛?
历史上,大臣功高震主,能有几个善终的?
孙亮说完此话,所有的大臣都目瞪口呆的望向孙亮,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孙亮怎么会突然蹦出这句话,
而孙亮此时却是一脸的笑容。
这更加让百官看不懂了,到底是孙亮童言无忌,还是别有用心。
若是以前,百官们还会相信孙亮是童言无忌,
但是现在,从孙亮诛杀诸葛恪以后的表现来看,百官更愿意相信孙亮是别有用心。
连滕胤此时也觉得有些细思极恐,从孙亮亲政后,
以最短的时间就控制了吴国中央政权,和建业的军权来看,
孙亮虽然年纪小,但绝不简单。
“难道这就是小皇帝架空我的原因?”滕胤心里暗想道。
滕胤和吕据都是辅政大臣,滕胤被孙亮架空,
吕据原本是可以接手诸葛恪的职务成为建业军权的一把手,
可是孙亮却又在吕据之上又设置了太尉,让吕据对于建业军权根本插不入手。
被小皇帝怀疑,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这个讲师的位置绝不能接受,滕胤思虑后出列道:
“臣不敢。”
滕胤这个“不敢”却是一语双关,既告诉孙亮不敢对吴国有不忠心的事,也告诉孙亮不敢成为这个讲师。
孙亮听后很满意,然后道:“司空不愿为朕解忧?”
要说滕胤愿不愿意当这个讲师,那当然是愿意了,
倒不是滕胤为了名声和积攒政治实力。
而是滕胤确实想为吴国做些事情。
“臣不敢。”滕胤继续说道不敢。
这句不敢又是一语双关,到底是不敢成为讲师,还是不敢不为吴国效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