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让和金大坚心中半信半疑,于是两人下山,走到半山腰时,看到几辆轿子正抬着两家的老小上山来。
两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便询问详情。
一个年长的妇人解释道:
“你们出门之后,家里就有人带着轿子来,说家长因为中暑在城外客店里,急需将老小带来看病。”
“我们被命令一直抬到这里,途中不许下轿。”
两家人的说法完全相同。
听了这些话,萧让和金大坚无言以对,只得放下心来,决定接受这个安排,最终回到山寨加入了义军。
安顿好两家的老小后,吴学究便请萧让商议如何写出蔡京的回书,以此去救宋公明。
金大坚则说道:
“雕刻蔡京字体的图书我向来精通,字迹和字义从未出差。”
于是,两人动手开始写作回信,并准备好酒席。
完成了信件后,他们将书信交给戴宗,交代了细节。
戴宗告别了众头领,便开始下山。
小喽啰已准备好船只,将戴宗送到了朱贵的酒店。
戴宗取了四匹甲马,将马拴在船上,作别朱贵,迈开步伐,继续启程。
与此同时,吴用和众头领正在回到大寨,继续饮酒。
正当宴席进行时,突然吴学究一声叫苦,众头领纷纷询问道:
“军师为何如此痛苦?”
吴学究则道:
“你们都不知,这封回信可能会害了戴宗和宋公明的性命。”
众头领大惊,急忙问道:
“军师,信中究竟有什么错误?”
吴学究回答道:
“我一时疏忽,只顾着信的内容,没有留意后面。”
“信中有个‘脱卯’的地方。”
萧让听了之后说道:
“我写的字体和蔡太师的字体一模一样,语句也没有差错。”
“请问军师,信中哪里出了问题?”
金大坚也说道:
“我雕刻的印章一点问题也没有,怎么会出现脱卯的情况?”
吴学究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敲,揭示了信中的一个错误,他说:
“这错误出在这样一个地方:众多好汉闹得江州城天翻地覆,白龙庙一片混乱。”
“弓弩如林,英雄们拼命逃生,刀枪交错,救援英勇的宋江。”
至于这其中的具体错误是什么,吴学究并未立刻解释,留下了悬念:
究竟军师吴学究如何发现这个错误,请听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