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刚睡醒,预备起身收拾准备要向潼关出发了,岂料还未来得及束发,燕平派来的人便形色匆匆地来了。

来人十分焦急,让他立刻过去,孙先生甚至来不及束发就披头散发匆匆去了前厅。

燕平摒退众人,将今夜明先生的话毫无保留地复述了一遍。

孙先生听完沉默了足足一个时辰才道:“殿下,你认为呢?”

“老实说……先生……”燕平激动得有些发抖:“我觉得此计确实可行,一旦成功,那……”

那或许以后燕国真有一统天下的那天。

两人对视一眼,多年来的默契让两人心照不宣,当即明白了对方的内心所想。

孙先生说:“此战要快,就是要借助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速战速决,否则很难成。”

燕平沉思片刻,赞同地点点头:“先生说得对,那我现在就调兵!”

“等等!”孙先生说:“殿下,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据我所知,这明先生心计深沉,手段毒辣,他为什么要帮我们?”

“我也不明白,”燕平也百思不得其解:“他只说到时若是事成,他要向我要一个跟他有血海深仇的仇人。”

孙先生有些不可置信:“就这样?”

燕平:“是,老实说,先生,起初我也不相信,可我仔细想过他的计谋,确实是可行的。

我见他神态悠闲,仿佛对所有的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行为举止虽然落落大方、坦然自若。

可整个人身上却始终萦绕着一股子阴邪之气……就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之后,变得有点不正常了。

我觉得,他或许没说谎,大概是真的想报仇。”

孙先生还有诸多疑惑,若是要报仇,他何不直接去找仇人,反而要舍近求远,弄出这么大一番动静?

然而有一点燕平确实没说错,那么就是他出的这个计谋确实是可行的,其中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孙先生明白时间紧迫,若是有半点差池,那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于是只得暂时按耐住自己内心的疑惑,把重心放在战事上来

两人计议一番,燕平当即发出虎符,调令燕国的军马,同时给自己老爹写了封信。

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的燕宏看完信竟然是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出燕国过汉城,前往鞍城与燕平会兵,然后往平川方向进军。

启成王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燕王燕宏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关,经汉城北上,兵发平川。

太子燕平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潼关,后过崤山,发兵洛阳。

徐凤鸣跟姜冕收到宋扶和周景传来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傻了。

“我原本以为燕平再贪心,也不过是觊觎潼关罢了,”姜冕简直不可置信:“没想到他是想把洛阳都吃进自己肚子里去。”

徐凤鸣也有些难以置信:“果然是燕平,心还是那么黑。”

“现在该怎么办?!”林正阳急得在厅里转圈圈:“燕宏带着二十万大军发兵平川,明摆着就是打着咱们跟卫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来了。”

“赵兄和郑琰还在大梁呢!”当初郑琰和赵宁带着人攀登百丈高的悬崖,都面不改色的姜冕也急了:“若是真让燕宏赶到平川就完了!”

徐凤鸣对着地图陷入沉思,林正阳说:“现在派兵去伏击燕宏,或许可以拖住他。”

“不,”徐凤鸣说:“恐怕来不及了……”

徐凤鸣说着,马上回到案几前,看着案几上的沙盘,随后把大溪城的旗帜移到了函谷关。

“还来得及……”徐凤鸣说:“马上传令,让颜臣安伏击燕平,然后让周景把大溪城的驻兵全部带去帮助他。

告诉颜臣安,他就算是死在函谷关!也必须在周景抵达崤山之前给我守住函谷关!绝对不能放一个燕军过关!要不然就让他提头来见!

告诉周景和颜臣安,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守住函谷关,守住洛阳!”

“我现在就去传令!”林正阳出去写文书,发军令。

林正阳走后,厅内只剩下徐凤鸣、姜冕和秦川三人。

三个人对着沙盘陷入良久的沉默。

“这计谋实在太毒了。”秦川说:“居然想要一刀切,东北方向阻启国,东南方向挡楚宋,这燕平心野心这么大的吗?”

“燕平野心大是不错,”徐凤鸣眼睛盯着沙盘,脑子里却在飞速旋转:“但他还想不出这么毒的毒计,原因他从小是按照国君的方式培养的,做事之前会下意识的权衡利弊、衡量得失,不会一来就这么不顾后果。”

姜冕不置可否:“我看,这倒像是那位传说中的明先生的手笔。此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要搅得天翻地覆。”

秦川:“这明先生究竟是何许人物?又是师承何人?能有这么大本事?还有,他怎么老爱跟咱们过不去?”

“他是谁暂且先不论,咱们还是先关心战事吧。”姜冕说:“现在燕宏的二十大军已经在去平川的路上了,现在怕就怕他到时候跟卫国来个里应外合,把上将军做成夹心饼干,那就完了。

还有,咱们君上还在大梁呢,大梁久攻不下,若是到时卫国收到消息,那赵兄就危险了!”

“若是大梁再久攻不下,”秦川说:“就只有硬打了。”

徐凤鸣和秦川没吭声,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只有这样了。

片刻后,徐凤鸣说:“且看吧,实在不行只有这样了。”

“可以让赵将军出兵协助,”姜冕说:“只是眼下大溪城驻兵全部派出去,前方守备空虚,玉璧关最多只能出五万人。若是人都派走了,说不得玉璧关会有危险。”

“秦大人,麻烦你帮我写份王书送去玉璧关,”徐凤鸣拧着眉:“只需要陈述事实就行,不用写明办法,赵将军身经百战,又处于前线,收到消息后肯定会做出判断。”

秦川听了马上走了,写文书发去玉璧关。

秦川走后,徐凤鸣提笔写信,然后让人快马加鞭送去塞北,让齐言之出兵南下救援。

天渐渐黑了,厅里点了灯。

信送出去后,徐凤鸣马上发出王书,开始抽调各城的兵力。

姜冕当即明白了徐凤鸣的用意:“你要调集国内的兵力去支援?”

徐凤鸣疲惫地叹了口气:“现在大安还有两万人,各城之间也有驻兵,虽然不多,但应该能调动出三万左右的兵马。”

姜冕:“去哪里?去平川吗?”

“不,去洛阳。”徐凤鸣说:“平川地形特殊,两军交战或许可以对峙,可若是有第三方打破了这种平衡,就只有硬着头皮打了,到那时拼的就是谁的人数多、兵力强了。

孟案和赵瑾,这两个人都是不世出的将才。哪怕燕宏真率领二十万大军到了平川,跟卫国里应外合夹击孟案。

我相信,只要有赵瑾和孟案在,他们一时半会间也讨不了便宜。只要能撑到齐言之的救兵来,那燕国就没办法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洛阳,洛阳绝对不能落在燕国手中。

若是真让他们占领了洛阳,扼守住虎牢关了,那以后启国就再也没有与之一战的机会了。况且……”

况且洛阳外还有安阳,若是燕国真占领了洛阳,又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燕平和燕宏父子肯定也料到了,况且上次他们已经吃过亏了,”姜冕说:“这次他们肯定会速战速决,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

徐凤鸣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一次,就看老天爷站在谁那边了。”

他也清楚,燕平父子这次势必会发动全国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在他们缓过劲来之前打下平川和洛阳。

所以这一次赌的是运气,就看他们谁的运气好,速度快了!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一次,就看老天爷站在谁那边了。”

徐凤鸣给赵宁写了信,飞鸽传书送去了大梁,告诉他情况紧急,让他大梁再打不下来就只有硬打了,要不然会有危险。

徐凤鸣的信鸽刚放出去,便开始写调兵的文书,文书一份份发放出去。各城郡守校尉收到文书,连夜点兵,并且领军日夜兼程前往大安。

仅仅一日,所有兵马便都聚集到了大安城外。

各城调来的兵力,以及大安城的兵力加起来总共三万八千人,比徐凤鸣预测的多八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