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她借酒抒怀,研墨挥毫,创作了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与此同时,在另一头的綦崇礼,同样陷入了无尽的困扰。面对家族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坚持,收到李清照词作后,他在书房中黯然神伤,笔尖流淌出对李清照的情感回应:

“独立书房静思绪,夜阑人静梦自行。

梦中执手誓同心,至诚所至金石开。

心向明天星光远,月华如水洒寒夜;

纵使家族阻重重,矢志不渝共抗争。”

李清照收到綦崇礼饱含深情的回信,泪水悄然划过面庞,知道这段感情面临的严峻挑战,但也从中感受到了彼此坚定的决心。

不论结局如何,他们都愿意为了那份真挚的爱情勇往直前,因为唯有真爱的力量,方能穿越世俗的枷锁与阻碍。

随着李清照的诗词才情在京城传颂开来,她家的门槛几乎被络绎不绝的媒人踏破,无数达官贵胄、才子名士争相上门求婚。

其中,一位名叫张汝舟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他公开宣称除非能娶到李清照,否则甘愿孤独终老。

李清照在大娘子的讲述中忆起,这张汝舟是她哥哥的同窗好友,曾在西湖共游时见过,彼时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在与张耒先生和诗时查史料也见过。然而,李清照对张汝舟印象不深,毕竟在她看来,世界上罕有男子能有这般痴情,为一人而守候一生。

与此同时,李迥也向李清照透露,赵明诚在家闹着要家里人出面提亲,声称对李清照的才情与美貌早已倾心,无法自拔。

然而,赵李两家背景却成了他们之间的障碍,其父赵挺之与李清照的父亲政见不合,两家分属不同政治派系,因此赵家并不支持赵明诚的求婚。

但赵明诚面对家族的反对,态度坚决,表示若不能娶李清照为妻,宁愿一生不娶,孤独终老。李清照听兄长如此描述,只是付诸一笑,心想赵明诚想娶自己,多半是少年心性,一时冲动。赵明诚作为家中幼子,从小受母亲溺爱,或许只是像看到喜欢的玩具一样,想要据为己有。

而端王虽家中已有贤妻美妾,但对李清照却不曾死心,曾暗中派人前来提亲,希望李清照能成为他的侧妃。但李清照本非贪图权贵之人,对端王的求娶自然也是婉言谢绝。

李清照的心有所属,面对众多追求者的热情与执着,完全不放在心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