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抬头看了眼越来越大的雪花,手指城内道:“先进去再说。”

“臣遵旨!”

一行人依令走进城内,映入眼帘的是被白雪覆盖的石屋。

进入石屋,看到正中间燃起的篝火,众人才感觉暖和一点。

朱由校脱下披风,随手放在桌案上,摆手示意道:“大家都坐下说话吧!”

“谢陛下隆恩!”

众人依次坐下,官职最高的王之臣坐在左下首。

于此同时,方正化则带着小太监开始准备热水饭食。

“锦州乃是辽西走廊的关口,我们握有锦州,还需要建设如此多的堡垒吗?”朱由校命黄衡若拿出地图,对手上面指指点点。

自山海关以北,直到锦州,差不多有一百个城堡。

每个城堡都驻扎有数百到千人不等。

仅此一项,就是巨大的开支。

要知道这些士兵都是不事生产的战兵,完全要依靠财政养活。

“陛下有所不知,鞑子骑兵来去如风,若是没有这么多城堡,锦州早就被截断粮道了。”王之臣道。

袁崇焕也跟着说道:“陛下,每一处城堡都是臣和恩师亲自考察后设立,都有巨大的战略作用。若是没有这些城堡,鞑子就能轻易绕过锦州和宁远,直接攻打山海关。”

瞧着两人急切的模样,朱由校摆手笑道:“朕无意放弃这些城堡,只是心中疑惑罢了。”

听到此话,王之臣和袁崇焕才松了一口气。

“锦州!锦州!关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皆系于此地啊!”

朱由校手指地图,紧盯着这个战略要地。

历史上,崇祯十三年,黄台吉野心勃勃,兵进义州,多次攻城不成,无奈选择围困锦州。

这厮下令将锦州城外的庄稼全部收割了,并不断扫荡周围的明军堡垒,断绝了锦州守军的一切内外出入,并且还设置了轮换机制,每三个月换防一次。

到了崇祯十四年,在鞑子的围困下,因士气低落,锦州城守军内部开始出现裂痕,总兵祖大寿火速求援。

朝廷派洪承畴率领十三万步骑驰援锦州,在进军到松山之后,先是小胜了一场。

但第二天,黄台吉就判断出明军高度集中,首尾不能相顾,采取了断粮道、掘壕筑垣、围困明军的作战方针。

当时,明军剩余的粮食只够三天食用,洪承畴不得不发动提前发动决战。

可当时王朝已到末期,将领完全不堪用,大多都想着退守宁远。

该晚,就有将领怯战,率先逃跑,于是明军各部争相驰逃,自乱阵脚,被早已埋伏好的清军迎阵掩杀。

近十万大军一朝之间,损失殆尽,仅剩曹变蛟和王廷臣所部兵马。

松山一败,锦州守军见援军无望,于是就投降了鞑子。

从崇祯十四年丢失锦州,直到崇祯十七年,位于辽西走廊中间的宁远都还在大明手中。

想到这里,朱由校当即问道:“锦州若是丢了,能否在宁远重新设置防线?”

王之臣立刻点头道:“当然可以,其实宁远还更容易防守一些。”

袁崇焕蹙眉道:“锦州乃是咽喉之地,若是丢了,我大明将难以重返辽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