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人杰几次看陆云山,都发现这小子别说参与讨论了,好像根本就没听别人在说什么,而是在那里神游天外。
徐人杰不由问道:“云山,谈谈你的想法?”
“嗯?”陆云山回神看了看众人,他倒是没有真的啥都没听,徐家众人讨论的问题他还是知道的。
陆云山得徐氏两代家主看中,又娶了徐青黛为妻,他在徐氏的地位很特殊。尤其是在年轻的族人当中有着相当的一批拥护者,他的意见提出来徐氏的高层都是要认真考虑的。
陆云山自是不会回避问题,他略做沉吟之后还是说道:“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想要让徐氏真正成为望族,一味的经商是不可取的。徐氏子弟还是应该积极的参与进秦国的军方体系中去博前程,以军功得爵的确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不过一个世家的核心不在于一个两个的官身,而在于家族的传承,在于能让后辈子弟一出仕就有过人的才华或者武艺。尤其这种传承不能是小道,而应该是显学,是能够格物致知,正心明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可的学问。
如今诸子百家争鸣,争的就是这个显学。我们徐氏的铸剑术的确名动天下,但它只能算是技艺,可服务于商贾之事使家族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贾,却不会被帝王所重,成为朝堂之上的士大夫。
而能够被统治者看重的,必是能打天下治天下的学问,武艺方面我可以传授,军学方面我也可以教一个启蒙。但治理天下的学问,那就得选择一家之说为我徐氏根本了。
如今我们的封地既然是在终南山下,那可是道家始祖老子传道讲经过的地方,我觉得不妨以此为依据,一方面在家族之中推广黄老之学以为经世之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培养一些好的苗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主此事需在立家之时就定下章程,短时间内我们可以依靠招揽门客来充实人才,从长远看必需培养和选拔我们自己的人才,才能让家族长久延绵。”
徐人杰琢磨着陆云山的话,越想越觉得非常的有道理,尤其是那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永远都是一个家族长盛不衰最核心的资源,这是长长远远之道。
将对教育的投入定为立家之本,让年幼的家族子弟5岁开始蒙学,8岁便可传家之学,等再大一些就按照孩子们的天赋因材施教。
如此几代人过后,徐氏族中必然会涌出现许多有本事的人才。有了这些人才,才是徐氏成为望族的根基。在这个宗亲大过天的时代,每一个出人头地的族人都是徐氏实力和未来。
陆云山的建议是为徐氏的长远做谋划,徐人杰自然是点头认可,转而就道:“云山认为道家之学如何?”
徐夫人留下的纪录中充斥着道家修行的观点和思想,徐家热衷于铸造也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自然就先提出了道家。
而陆云山点头笑道:“岳父,单纯的道学不太适合家族壮大,倒是黄老之学我觉得不错。”
徐人杰微微愣神,然后便缓缓点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