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

傻柱看了一眼。

站在博古斋门口的那位年轻人,着青色大褂,双眼泛着精光。

冲着九门提督关盛,一拱手。

傻柱也看的出来,眼前这人。

亦是一位练家子。

双手十指如精炼硬钢,手背糙而发红。

再加这年轻人,脸有一处翻肉疤。

走近了一看,是有点瘆人。

九门提督关盛看着门口的年轻人,招呼了一声,说道。

“进来吧。”

年轻人一脸笑意,看着跟笑面虎一样。

关盛指着他,给傻柱介绍道。

“柱子。”

“他是咱们北平九门的本家人。”

“住在锣锅巷。”

“在八大胡同,有几处勾栏。

“你喊他大金牙就行。”

大金牙看着傻柱,虽说年纪小,可也没怠慢。

他先是拱手,踢了一下褂子。

缓声说道。

“柱子爷。”

八岁傻柱连连摆手,说了句。

“使不得,使不得。”

“您年长于我,还是九门的旧人。”

“叫我名字就成。”

大金牙一挑眉,嘴的笑意不减,说道。

“那哪儿成啊。”

“您跟关三爷是兄弟,我是三爷的手下。”

“九门讲究的,就是个辈分跟本事。”

“您年岁小,可是您的本事,我大金牙佩服啊。”

“这蓝一贵,我早就想收拾了。”

“就是找不到个由头。”

傻柱听着大金牙的言语,又看着大金牙,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冲着傻柱,说道。

“柱子爷,您局气。”

“给北平古玩界的人,出了一口恶气。”

“我都想回家,给您立一个长生位了。”

傻柱一听。

这大金牙也是越说越离谱。

此时,九门提督关盛看着傻柱,说道。

“甭跟大金牙客气。”

“这也是自家兄弟。”

“博古斋就让大金牙先料理着。”

“等咱从海回来以后,再说这摊子事。”

傻柱点着头。

关盛看着大金牙,抬声说道。

“这博古斋,就是咱九门的生意了。”

“你先照看着。”

大金牙咧嘴一笑。

嘴里镶的大金门牙,都泛着金光。

大金牙跟关盛拱着手,说道。

“三爷。”

“柱子爷。”

“您两位且放心。”

“这博古斋在咱们老九门手里,绝对不会让洋人染指。”

“也不赚那卖国的钱。”

关盛点着头。

算是将博古斋的生意。

交给大金牙打理了。

两人走在琉璃厂的大街。

不少人给关盛打着招呼。

一声一声的“关三爷”,那是络绎不绝。

关三爷一一回礼。

傻柱这才知道,九门提督在北平的分量。

关盛听着傻柱的肚子,都咕咕在叫。

脸堆着笑意,说道。

“走吧。”

“咱们去东来顺,整一口涮羊肉。”

“身也暖和暖和。”

傻柱点着头。

忽尔,傻柱看着街边的文物,眼中精光一闪。

淡声说道。

“不急,不急。”

关盛一看,傻柱肯定是看到好玩意了。

一般琉璃厂的老街,到了晚的八点。

这就算是鬼市了。

好多“土夫子”会在琉璃厂散货。

盗墓的,在民国时期也是重罪。

只不过,就看你手里有没有说话的“枪”。

就拿盗取清东陵的孙殿英来说。

他干的事,够枪毙一千次了。

可还是能明哲保身。

还有党玉琨跟靳云鹄这两位盗墓的大盗。

盗掘了百座的大墓。

可是,后面站着军阀。

最后,也算落得个“善终”。

而傻柱在琉璃厂,看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

就在琉璃厂,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他看着一个穿着粗布袄子的中年汉子。

傻柱径直走到那人的面前。

低头一看。

这人的摊位,摆着一些陶器跟一个青铜器的编钟。

他蹲下身子一看。

还真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摊主看着傻柱,就是个孩子。

随即,眼神就挂在关三爷的身。

关三爷看着陶器,倒是没看明白。

可这青铜的编钟,看的可是一清二楚。

一般出青铜器的。

都是三秦之地跟河豫之地。

这两个省份。

在古代的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