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旱灾势大,粥厂设立定然不止一处,不过你们放心,政府也会负担一部分,只是剩下的资金缺口根据统计厅测算,上报的金额甚大,还得落实在各位头上,当然你们自愿认捐,鄙人绝不强求。”说着张司令把统计厅的一份文件拿出给众人传看,“另外这次出力最大的商号肯定会论功行赏。”
李绍文看完这份文件,心里顿时有数,他头一个慷慨解囊道:“我愿意认捐四万大洋。”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这个数字几乎占了缺口的四成,一个致和商号竟然有如此的财力!几个工厂老板羡慕地看向李绍文,搞实业的不如搞周转的,此话真是有理,搞实业的厂房设备原料人工都得压不少款子,活钱确实比不得商行。李绍文话音一落,得意洋洋望着周慕青,他就是要将他的军!
周慕青没有积极表态,令李绍文有些意外,原以为他会接自己的“战书”,没料到他一言不发。
有了李绍文的样本,其他的商号也纷纷表示,几千上万不一而足,张副官则在一旁做记录,到时候一一核对让他们兑现。
之岚来的时候正看了账房呈上的报表,心里预估了一个数,报了上去。
周慕青最后一个报出数目,区区三千而已,不仅令李绍文大为讶异,更出乎张司令的意外,看了他好几眼。张副官顿了顿,又问一遍,周慕青点点头,他才记录到簿子上。之岚只道慕青陷入困境,没料到万德商行资金链如此紧张,无论如何她得帮他。
“足够了!有了在座诸位的相助,我相信粥厂很快就会建立起来。”张司令脸上泛起喜色,“刚刚说了认捐最多的商号我会论功行赏,这个殊荣非致和商号的李绍文莫属!”
“致和李经理有如此大功,我提议,江城商会的会长之位舍他其谁。”昭通商号的冯老板开腔推举他,李绍文向他投去赞赏感谢的目光。
“李绍文做会长你们有何异议?”张司令询问道。
他带头捐如此多的钱,不就还是为了买个会长之位吗?众人出不起这个费用,自然也不想反对。而且素来是致和对头的周慕青都不带头,更没有人愿意拂李绍文的意扫他的兴。
“既然没有异议,那就这样定了。”张司令今次会议达成多个目的,既把商会落实到位,粥厂筹资还有着落,不由志得意满地宣布散会。
李绍文没料到自己轻易坐上商会会长之位,还是几次米卖得好。如果政府开粥厂,只怕第三批得抢在他们建好粥厂之前多拿出一点来卖。
众人俱都围绕李绍文恭喜,周慕青对他客套地拱拱手道句恭喜,自己拔脚出来。之岚惦记他,见他出门也跟了出来,轻声道:“慕青,你送我回祁氏吧。”
“你的车……”
“来的时候让司机先回去了。”之岚早就盘算好了。
“好。”慕青伸出手,之岚轻轻把自己的手放在他掌心里。
他们一起牵手出来。李绍文站在会议厅门口,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面无表情,耳边贺喜的嗡嗡声全没听进去。
“万德商行究竟怎么了?作为本城商行的翘楚,怎么可能连四万银洋都筹不出来。”之岚问道。
“现在是有些困难……”慕青想了想没同她说囤米的事情,她知道得少一些为好,免得为自己担忧。
“你拿着!”之岚不再问,她打开手袋,从包里拿出一张五千块的银票,这钱还是来源于那时写休书时李绍文给她的五千块支票。
“慕青,你别推辞,除了这是我对你的心意外,也代表我曾是周家一份子的责任。”
慕青拿着银票,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混合着各种情绪,把她揽在怀里。
成为商会会长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在资金渠道人脉上,大约许多商号老板经理们都很热心地捧着李绍文,令他捡回曾经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的辉煌,但弊端却也摆在他眼前。一个商会会长,怎能私下破坏行规明目张胆抢米行的生意?所以他把米挪到楼上,偷偷腾空大会议厅卖米,有意把风声传出去,考虑到政府马上设粥厂,索性拿出五百担的量售卖。
天天热烘烘没个尽头。粥厂还在筹建,米价不说比上月,比前日都上浮个几元一斗,最像热锅上的蚂蚁的,不是旁人正是顾行舒。
有了沈汉之前车之鉴,顾行舒早把湖昌会馆专做经营和联络之地,自己则在别处置办宅子,带着花锦芳神龙见首不见尾,连亲近的属下都不晓他家在何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