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庵寺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有如此神通让员外就范。”

“走吧,回去再说。”

“是。”

一行人顶风冒雪,于后半夜回到茨河县汉水码头,上船后休息一夜,第二天开船前往随州。

沈云卿就密党始末与来龙去脉挑了重点,但不敏感的内容说与钱冲。

两日后船到随州境内,卢乾已经提前抵达。当晚在安排下秘密与卢乾在城内接头。

“这次密会为何超时这么久?”沈云卿问。

“高层拿到了朝廷消息,要我们等。”

“什么消息?”

“郡王之前说的农业开禁,高层拿到的消息是农业开禁与官制改革共同进行,并非只开禁农业,而且农业是半开禁。”

“是的。”沈云卿坦诚承认了信息的准确性,随后又说:“知道为何不把全部消息内幕都告诉你吗?”

“不知。”

“因为你如果知道的太清楚,密党高层就会起疑。但如果你只知道部分,就不会引起密党的怀疑。”

沈云卿之所以不把完整消息告诉卢乾,一是以卢乾的身份、地位,不足以向朝廷打入深层暗桩。

二是卢乾之前就从来没有表现出如此迅速准确的消息获取能力,一下提升到朝廷核心机密,逻辑上说不通,密党很容易进行内部排查和验证。

三是沈云卿透露给卢乾的消息虽然只有三分之一,但是速度比密党快,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多数情况下,信息不在于是否完整,而在于信息带来的价值和信息的速度。

无论是官制改革还是农业开禁,前者是政治权力利益,后者是经济利益,密党中绝大多数是地主,他们对经济利益显然更感兴趣。

而卢乾能够弄到经济利益的核心消息,而速度更快,这才是更重要的关键要素。

再重要完整的消息,都是有时效性的,一旦丧失了时效性,就是骨灰级的消息,也是垃圾。

密党会议之所以拖了将近十天,就是在等朝廷内部确切的内幕消息。

而官制改革与农业开禁最开始在内阁高层和权贵中扩散,然后下沉,向中层官僚和其他人扩散,沈云卿可以通过观察密党得到消息的速度,推断出密党在朝廷内部残余暗桩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把这些人的范围给过滤出来。

朝廷通过最近十年的柔性措施和秘密逮捕,过滤掉了一大批密党暗桩和眼线,但不可能全部过滤掉,一定还有一些没有启动,或者更加隐秘的暗桩。

通过这次的观察,只要推算时间和往返路程,就能通过消息从内阁向下扩散的速度,推算出泄密的时间和权力高度。

“密党现在准备如何应对此番官制改革与农业开禁。”

“尽快疏通关系,占领开禁乡。同时加快对各乡渗透,控制地方。”

“对各乡怎么个渗透法?”

“据说朝廷要任命乡官,但不知道怎么任命,也不知道乡官一级到底有多少人。但不论如何,朝廷应该只会任命主官,其他乡官都由主官就地聘任,因此重点先渗透和安插次要辅官。”

这次官僚改制,沈云卿拿出的方案只有上半部分,只笼统说了官僚改制的大致框架性内容,并没有拿出官僚改制的体系量化内容。而密党方面则认为,朝廷官吏太多,县一级只到县令是朝廷放缺,县令之外的县城、主簿、县尉这些小官儿都有州府和县府自己安排任命和就地聘任。

如县丞,一般都由地方上聘任举人,主簿可以是秀才,甚至完全不需要文凭,县尉则由州府派遣,或是县令举荐。也有朝廷直接任命的情况,但情况并不普遍。

中原王朝由于版图太大,行政单位太多,朝廷政权到县其实就已经很吃力,如果县一级的次要官吏都要朝廷放缺,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工作量和人事任命,因此县一级的次官都是地方自己任命解决。

根本不可能像现代一样,哪怕一个科员,都可以通过招录和国家任命。

于是这些密党认为乡一级的官吏,除了主官之外,次要官员都由地方自己任命,然后他们就能像渗透县一级一样,渗透乡一级。

殊不知沈云卿早料他们这么想,一早挖了大坑,倒了汽油,点了一把火,等着他们往里跳。

这次官制改革,就是要让朝廷行政管辖直达到乡,同时为了兼顾现在的官僚体系,对县一级的改革会滞后与州一级和乡一级。采取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头对进,会师县城的战略。

县一级的次官,目前绝大多数仍然是州县一级自己任命,这部分小官的数量太多,不宜清退裁撤,因此暂时不动,只做平行调整,或者选拔其中一些晋升。

但同时,县一级的主官和次官会增加,而增加的县一级官吏,统一由朝廷中枢派遣任命。

乡一级的官吏也统一由朝廷派遣和任命,州一级的官吏做晋升和平行移动,同时大量增加技术官吏,充实州一级行政,初步完善社会体系。

也就是说,朝廷通过对州县两级官吏进行扩大,稀释了地方权力,但同时牢牢抓住乡一级的行政,实现政权到乡。

整个计划八到十二年,最多十五年能够实现全国主要地区官僚的扩充和换血。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官吏到了退休年龄开始退出官场,不用朝廷强力清退,到时候也会自动退休。

等到官僚体系重塑后,再向村一级行政辐射,等村一级行政完善起来,乡、村两级的行政可以灵活一些,让州任命行政主官,抓农业经济建设,道任命政治主官,抓思想政治工作。

而且此番官制改革,不会一下全国铺开,先试点,边试点边改,边推广,然后逐步扩大。密党梦想着乡官全都靠地方自己任命,朝廷撒手不管,那是做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