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党除了已经获悉官制改革的消息,可有拿到此番西征战争赔款的消息。”
“还没有,至少没有在密会中提及。”
“那密党对你提供的消息有何反应?”
“都认为是个迫使朝廷兑换黄金白银的良机,要求各地头目尽快通过渠道打通关节,向朝廷施压。”
“有没有具体的数额目标?”
“至少要迫使朝廷兑换一半的白银,三成的黄金。而这密党不可能全部兑走这些黄金白银,最多拿到其中的一半足矣。”
“也就是白银总量的两成五,黄金总量的一成五。”
“差不多吧。”
“不过,恐怕要让他们失望了,呵呵”
“为何,难道没有郡王说的这么多?”
“不,比我此前告诉你的数额要多一些,但都是分期付款。”
卢乾闻讯吃惊,忙是说:
“战争赔款也能分期付款?”
“此事是你就无需过问了,暂时也不要透露给密党,消息很快会传开,但你也做作样子敷衍一下,不要露出破绽。”
“是。”
密党做梦以为赔款会一步到位,然后通过制造压力,迫使朝廷向民间兑换一半的白银和百分之三十的黄金,这些兑换给民间的贵金属,密党不可能全部得到,只能得到部分,因此密党得到多少,取决于朝廷开禁的数量。
但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朝廷会玩阴的,除了首笔赔款,多数赔款分期支付,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密党误以为这次能够得到几百万两白银,上百万两黄金,因此动员的渠道和代理人,是按这个规模配置的。而现在朝廷却分期付款,这意味着密党提前进行了代理人和渠道动员,却没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朝廷提前布局的情况下,密党的渠道和代理人就能很容易的暴露出来。
这就好比你是穿45码的鞋,现在让你穿20码,肯定是塞不进的,多出来的25码就是你的原形。
而且沈云卿实现和女帝做了约定,与赔款有关的内容暂时保密,仅限于部分内阁知道,同时通过释放官制改革和农业开禁的消息,无形制造两块过滤筛,对朝廷中枢和京城官僚进行过筛。
赔款消息就像是细筛,从皇帝身边开始筛内阁。而官僚改制和农业开禁是中筛,筛内阁和中枢、百官。
沈云卿通过卢乾释放消息,利用密党内部渠道让密党去验证消息,这又是一道筛子,通过调动密党,让他们自己跳出来给筛子筛。
然后几次这么一筛,还潜伏着的密党基本上都筛的差不多了。
因此这次襄阳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利用这次密党难得机会,放出消息和利诱,进行朝廷内部的筛查和验证。
但是,和苏薰风提供的核心内幕消息相比,沈云卿设计的这套措施,仍然只是在外围,还没有触及密党的核心问题。
“你可有拿到密党向广州注资的运作命令。”
“没有,但是岳父得到了命令。”
“按说你提供了两条重大消息,密党还无动于衷,没有启用你,这似乎不合情理。”
“淮南已有头目,即便启用我,也不可能安置在淮南,也许上层另有安排,暂时不会公开,应该会在日后私下传达。”
“嗯,不无此种可能。但你也要当心,密党高层异常奸诈毒辣,他们对自己人都能下手,一旦你出现任何破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你除掉。”
“在下明白。”
根据苏薰风提供的消息,密党的高层组织架构分两部分,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其中卢乾属于三层,卢乾的岳父金骏雄属于二层,沈合这个级别属于一层。
其中一层二层有交集,一层和三层之间多数没有交集,只有少数有直接交集,一层往往通过二层控制三层,因此三层头目多数不认识一层头目。
而这次密会,根据苏薰风提供的消息,出席密会的一层头目只有一个,主持会议的是二层头目,三层头目参加会议分派任务。
因此卢乾提供的重要消息,虽然会在密会中引起反响,但密会的组织者没有权限当场对卢乾做出任命安排,需要一层头目之间碰头开会才能决定。
详细了解了密党计划和安排,二人随后相继离开。翌日,沈云卿坐船返回襄阳,调整对当地部署,收拢人马,正准备撤离。
之后又前往断头路墓室地表所在位置,寻找当年苏世贤派人挖掘过的现场,寻找那处大坑。
据苏薰风交代,当年在断头路上方,向下挖掘了大约一丈多深,六尺宽的大坑,自后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死亡,怀疑是地下有毒,仓促撤离了现场,大坑也没有填埋。
经过这些年的变化,大坑已经被植被覆盖,下雨时会积水,现在被大雪覆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