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凡听了嘿嘿一笑,开始使坏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自己有些不一样啦!你凑近了过来,仔细看看!”

张安然刚刚凑过去,便被叶一凡偷袭,狠狠的吻在脸上,一下子便羞红了脸!

二人在屋内还没来得及多说两句话,门口便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接着便有仆人前来汇报,说叶家的佃户都来贺喜,正在门前等候。叶一凡只得携张安然一起到门前接待,又是好一番寒暄,这才将众人打发走。众人走前,给叶宅留下了大量的鸡蛋等吃食,叶一凡也都一一收下,毕竟这都是村民的一片心意。

在家休息了一日,叶一凡便依次拜会了南山书院的诸位先生,毕竟自己能走到这一步,书院的先生可谓是功不可没。而南山书院的各位先生见了叶一凡也是颇为高兴,正是在叶一凡的带领下,南山书院本次参加省试的人才能考中如此之多。更何况叶一凡本身的状元身份,也为书院的名声加分不少。左长苏眉开眼笑的估计,明年书院招生质量可能要高上许多,说不定再过几年,南山书院也能进入第一流书院的行列。

从书院出来,叶一凡又去拜见了余启元和张澜,之后才算安稳下来,开始筹划鸿翔学院建设的事儿。说起鸿翔学院这个名字,乃是叶一凡为了纪念前世那所名扬华夏的“蓝翔”学院而命名,一“鸿”一蓝,可谓是相得益彰。只是这个恶趣味在当今之世却再没有人懂,让叶一凡很是遗憾。

奔走了很多天,叶一凡总算选定了鸿翔学院的校址。那地方在洪州北边,两面依山,一面临河,一面为开阔地带,正适合办学之用。由于皇上早就下过旨意,要求洪州知府全力支持鸿翔学院的建设,因此土地选定之后,官府便组织民众开始修建房屋。但叶一凡却不忍心劳民伤财,于是号召城中的商户进行捐款。当然叶一凡也不会让大家吃亏,而是承诺按照捐款额分配给各家一些进入商业班的名额,算是互惠互利。毕竟学院初建,老师什么的都很缺乏,一开始招生人数肯定有限,而叶宅的商业培训班却早已声名远播,此刻能花些钱买个入学名额,也是件极划算的事儿。要知道那些张家的人在商业培训班不过学了半年不到,已经让张家的生意增色不少,经营的更为红火。

由于商人的捐款积极性高涨,所以没几日功夫叶一凡便筹集了三千两白银,基本已经能够满足初期的需求。有了钱,叶一凡这才开始大张旗鼓的开始建造学院。由于面积广阔,用地不愁,所以叶一凡将摊子铺的也很大,每个科院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区域,配备了各种辅助教学的实验室。比如演武科的沙盘室,军械科的器械制造室,海航科的地图仪器室,商业科的商战推演室,占地面积颇大,足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比较独特的是,虽然教学分区,但学生的宿舍却都在一起,采用的是各个科院混合的模式。这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加强沟通,学会合作,同时平等相待,充分认识到其他科院的作用。

在学院建设的同时,叶一凡也没闲着。利用这段空闲,叶一凡依照当下民众的语言习惯,编写了数学、地理两本基础教材,刊印之后放在各大书店发售,同时对外宣称鸿翔学院今后的入学考试,主要考核的内容都在这两本书中。因为叶一凡的状元光环,以及鸿翔学院前面的“皇家”二字,洪州城内掀起了一股购书热潮,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入学考试中抢占先机。后来,随着消息越传越远,很多其他州府里那些考科举无望的穷苦读书人都加入了这一行列,一时间入鸿翔学院竟成了当下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

除了编写教材,叶一凡还安排黑风寨中的一部分年老的匠人带着一切器械一起到洪州城来,为军械科的筹建搭建平台。而为了海航科能够学以致用,叶一凡还给莱州湾去信,要求辛文郁等人网罗造船行家和出过海的船老大送到洪州来,同时嘱托他们利用手中财富建立船厂,作为海航科的实习基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