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又是半月,军械科和海航科的老师基本已经就绪,主要由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者老船长担任。唯一让叶一凡担忧的是,这些人有经验而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恐怕难以服众。而正在这时,原本商业培训班的马越和另外三名学生主动请缨,希望能转业去学军械制造。叶一凡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毕竟他们的兴趣在制造上,偏要其学商业反而适得其反。有了马越等人的加入,再加上叶一凡的指导和老匠人的经验,许多课程的开展便不再成问题。
而商业科和演武科则要简单的多,商业科主要由第一批商业培训班中的年长者担任,而演武科则由原来精武门中此次考试落榜的学子担任,基本也能满足需求。就这样,七拼八凑之下,鸿翔学院的师资力量已基本完善。虽然这些教师的能力还都不强,但在叶一凡慢慢培养之下,应该能够胜任眼下的工作。
老师的事儿处理完毕,叶一凡便开始谋划招生的问题。商业科的招生相对简单,毕竟在宋代商人的地位并不低,身怀一技之长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演武科的招生则有一些,毕竟大宋这些年可谓是屡战屡败,参军入伍的风险较大,但武官毕竟是官,对一些贫寒子弟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至于海航科,叶一凡打算招收一些贫寒子弟,孤儿什么的最好,这样才好培养忠诚度,为以后莱州湾的海上舰队建立储备人才。军械科的招生则最为简单,只要学院的招牌放出去,那些凭手艺吃饭的人肯定趋之若鹜,毕竟只有在鸿翔学院,他们才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
四个科院四种生源,叶一凡便安排了四路人马来处理相关事宜。这些人有精武镖局的人,也有黑风寨的人,还有一部分来自莱州湾,当然也少不了商业培训班的人,不知不觉间,叶一凡能动用的力量已经十分庞大。而此刻学院初建,正是叶一凡通过做事来发掘人才的好时机。
时光匆匆,又一晃一个月便过去了。从鸿翔学院开建到此刻,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学院的建设,实验室等的布置,老师讲义的准备以及招生的宣传工作,都已基本就绪,终于到了鸿翔学院开门选拔学生的时刻。
这天一大早,鸿翔学院的门口便聚拢了成百上千的人,还有一些人因为路途遥远没有感到。这些人中有穿着考究的学子、商人,有面容黝黑的沿海渔民,有满手老茧的匠人,也有衣衫褴褛的十多岁的孩子,一眼望去,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人都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
到了巳时,叶一凡在众多学院老师的簇拥下出现在了学院的大门口,随后洪州知府余启元也到了现场。二人寒暄了片刻,便由余启元主持了揭匾仪式,随着红布拉开,“皇家鸿翔学院”的招牌终于出现在世人眼前,一下子便将整个学院的逼格提升了一大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