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从飞船原型机出现,到最终定型投入量产,速度不会这么快。

放到人类世界之中,稍微慢一点就是十几年时间。

在这过程之中,飞船会被反复测试,反复打磨,反复优化。一直到将事故率降到最低,才会量产投入市场。

但在李青松这里,整个流程却仅仅只有半个月左右。

一切都快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第一批100艘飞天一型近地飞船交付后,很快便是第二批,第三批。短短一年时间内,飞在洛神星上空的飞天一型飞船数量便超过了1000艘。

它们虽然全都是飞天一型,但具体的大小、吨位、外型、发动机功率、用途等,则有所差异。

有的飞船专门运人,属于客船范围。有的则专门运载较大吨位的货物,属于重载飞船,有的则以小快灵为特点,属于高端快速飞船范围。

飞天一型这个系列之下,各式飞船人才济济。

但好景不长,没多久,第一次飞船坠毁案例便出现了。

一艘重载飞船在飞行途中,忽然间功率失控,大量的液氧和甲烷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颗大炸弹,在洛神星昏暗的天空之中轰然爆炸。

不仅飞船中的货物全部损失,还炸死了数名克隆体。

对此,李青松的反应却是毫不意外。

炸飞船,多正常的事儿,值当大惊小怪?

让李青松像是当初人类世界那样,经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去打磨一款飞船设计方案,一直到它真正成熟才推向市场,哪儿有那个时间。

既然如此,飞船出故障,甚至于爆炸就必然不可避免。

但这件事情应该分成两方面来看。

仓促量产并规模化使用,必然导致各种隐患和设计缺陷频繁爆发。

这固然会导致一定的损失,但却可以以最高的效率将这些隐患和缺陷暴露出来,然后集中解决。

原本需要反复打磨十几年才能一一找到并消除的各种隐患,此刻只需要量产使用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全部暴露出来,其效率提升了何止十几倍。

缺点无非就是炸一些飞船,炸一些货物,炸死点克隆体而已,对于李青松来说,无所谓了。

于是,一边是频繁的飞船故障甚至于炸毁,一边则是飞船工程师克隆体们的日夜不休,再一边则是不断迭代优化的飞船生产线。

飞船炸的越猛,李青松投入使用的飞船数量便越多。

第一个月,李青松炸了50多艘飞船。第二个月,则直线降低到了仅有20艘。到了第七个月,便连一艘爆炸的飞船都没有了。

这第一年时间过去,以爆炸、报废的300多艘飞船为代价,李青松飞船工厂之中制造的飞船,综合性能直接翻了一倍还多,到了此刻更是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飞船造了出来。

以最新研发的高效甲烷氧气发动机为动力来源,它的速度将可以史无前例的提升到900米每秒,直接超过洛神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到它的环绕轨道!

“点火!”

伴随着李青松一声令下,这艘仍旧是半球状结构,高度约有5米,直径约有16米的巨大飞船尾部喷射出了前所未有的猛烈、炽热的火光。

它轰鸣着起飞,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开始转变航向,向着斜上方猛烈飞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