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看似形形色色,实则本无固定色相;所谓“空”,也并非绝对的虚无。安静与喧闹,言语与沉默,本质上并无不同,就如同在梦里又何必去谈论梦境呢。
有用之处,其实也蕴含着无用的一面;看似无功,却能在无功之中建立功勋。这就好比果子成熟自然会变红,不必去追问如何培育种植。 话说唐僧师徒几人,施展法力,用一阵暗风挡住了布金寺送行的僧人。僧人们只见黑风刮过,就看不到唐僧师徒的身影了,还以为是活佛下凡,便纷纷磕头后返回,这里暂且不表。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此时正是春末夏初的时节:天气清爽宜人,池塘里菱角和荷花开始生长。梅子在雨后逐渐成熟,麦子在风中渐渐灌浆饱满。落花之处,青草散发着香气,黄莺在枝头老去,柳枝随风轻轻摇曳。江面上燕子带着雏鸟练习飞翔,山间的野鸡也在哺育幼雏,欢快啼叫。
南方的白昼变得漫长,世间万物都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一路上,他们晓行夜宿,翻山越岭,沿着平安的路途前行。半个月后,前方又出现一座城池。三藏问道:“徒弟们,这里又是什么地方?”行者说:“不知道,不知道。”八戒笑着说:“这条路你都走过了,怎么还说不知道?这可有点奇怪了。你是不是故意装作不认识,来捉弄我们呀。”行者说:“你这呆子一点道理都不懂!这条路虽说走过几遍,但那时都是在九霄云外,驾着云来,又驾着云去,什么时候落到过这地方?又不关乎什么大事,干嘛要去了解,所以我才不知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怎么就捉弄你了?” 他们说着话,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城池边。三藏下了马,走过吊桥,径直进了城门。在长街上,只见廊下坐着两个老人在聊天。三藏说:“徒弟们,你们在街中间站好,低着头,别太放纵,等我去廊下问问这是什么地方。”行者等人果然按照师父说的站好。
三藏走上前,双手合十,说道:“老施主,贫僧向你们问好了。”那两位老人本来正闲聊着,说什么世事兴衰、得失成败,谁是圣贤,谁是英雄,当年的英雄伟业如今又在哪里,真是感慨万千。忽然听到有人问讯,便回礼道:“长老有什么事要说?”三藏说:“贫僧是从远方来拜佛祖的,刚到贵地,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哪里有善良的人家,能让我化顿斋饭吃?”老者说:“我们这儿是铜台府,府后面有个县,叫地灵县。长老要是想吃斋,不用四处化缘,过了这个牌坊,沿着南北街走,坐西朝东有个虎坐门楼,那是寇员外家。他家门前挂着个‘万僧不阻’的牌子。像你这样的远方僧人,尽可以去他家享用斋饭。
去吧!去吧!别打断我们说话。”三藏谢过老者,转身对行者说:“这里是铜台府地灵县。那两位老人家说:‘过了这个牌坊,沿着南北街走,朝东的虎坐门楼,有个寇员外家,他家门前有个“万僧不阻”的牌子。’让我们去他家吃斋呢。”沙僧说:“西方是佛教盛行之地,果然有斋僧的善举。
这里既然是府县,也不用查验通关文牒,我们去化些斋饭吃了,就好继续赶路。”于是,长老和三个徒弟缓步走在长街上,这又引得集市上的人都惊恐又好奇,纷纷围过来,猜测着他们的来历,争着看他们的相貌。
长老叮嘱徒弟们闭口不言,只说:“别放肆!别放肆!”三人果然低着头,不敢抬头张望。转过拐角,果然看到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
师徒四人正走着,就看到一座虎坐门楼,门里的影壁上挂着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万僧不阻”四个大字。三藏感叹道:“西方不愧是佛地,不管是贤能的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没有欺诈虚伪的行为。那两位老人家说的时候,我还不太相信,到这里一看,果然所言不虚。”八戒生性鲁莽,抬脚就要往里走。
行者赶忙拦住他说:“呆子先别急。等有人出来,问清楚情况,再进去也不迟。”沙僧也附和道:“大哥说得有道理。万一进去分不清主客,惹得施主不高兴就不好了。”于是,他们就在门口停下,把马匹和行李都安置好。 没过一会儿,有个老仆人走了出来,手里提着一把秤和一个篮子。他猛地一抬头,看见唐僧师徒四人,吓得手一松,秤和篮子都掉在了地上,转身就往屋里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老爷!外面来了四个模样奇特的和尚!”
此时,寇员外正拄着拐杖在天井里悠闲地踱步,嘴里还不停地念着佛号。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扔下拐杖,出来迎接。看到师徒四人,寇员外丝毫不害怕他们的模样,只是热情地招呼道:“请进,请进。”三藏谦逊有礼,带着徒弟们一起走了进去。他们转过一条巷子,寇员外在前引路,来到一座房子前,说道:“这边靠前的屋子,是用来招待各位老爷的佛堂、经堂和斋堂。后面的房子,是我和家人们居住的地方。”
三藏不住地称赞,随后取出袈裟穿上,准备拜佛。他举步走进佛堂,四处观看,只见: 佛堂内香烟缭绕,烛光摇曳生辉。整个堂内繁花似锦,各种装饰绚丽夺目,四周更是金光闪耀,色彩斑斓。朱红色的架子上,高高挂着紫金大钟;彩漆的灯架旁,对称摆放着花腔鼓。几对绣着八宝图案的幡旗,在风中轻轻飘动;上千尊佛像,全都用黄金精心打造。古铜香炉、古铜花瓶,搭配着雕漆桌子和雕漆盒子,相得益彰。
古铜香炉里,檀香袅袅,从未间断;古铜花瓶中,莲花常常绽放出奇异的光彩。雕漆桌子上,色彩鲜艳如五彩祥云;雕漆盒子里,积攒着层层香瓣。玻璃盏中,净水清澈透明;琉璃灯内,香油燃烧得明亮而稳定。这时,一声金磬敲响,声音悠扬缓慢。这里真是清净绝尘,堪比珍楼宝阁,这户人家供奉的佛堂,比起那些上等的寺庙也毫不逊色。 长老洗净双手,拿起香,虔诚地叩头拜完佛,然后转身与寇员外行礼。
寇员外赶忙扶住他,邀请他们到经堂相见。进入经堂,又看到: 经堂里摆放着方台竖柜,还有玉匣金函。方台竖柜里,堆积着数不清的经文;玉匣金函中,收藏着许多珍贵的简札。
彩漆的桌子上,摆放着纸墨笔砚,件件都是精致的文房用品;椒粉屏风前,陈列着书画琴棋,处处都透着奇妙玄远的真趣。旁边放着一口质地轻盈、仿佛玉浮金铸的仙磬,墙上挂着一柄仿佛能披拂风云月色的龙髯拂尘。这里的清新气息,让人精神爽朗,内心清净,自然而然就觉得道心闲适。
长老来到经堂,刚要行礼,寇员外又赶忙搀扶着说:“请长老先脱下佛衣,不必如此拘束。”三藏便脱下袈裟,这才与寇员外正式见礼。随后,寇员外又请行者三人与他相见。安排好把马喂上,将行李安置在走廊下,寇员外这才询问唐僧师徒的行程情况。三藏说道:“贫僧是东土大唐皇帝派遣的使者,前往宝地,要到灵山去拜见佛祖求取真经。听说府上敬重僧人,所以前来拜访,只求一顿斋饭,吃完便继续赶路。”
寇员外脸上顿时露出喜悦之色,笑容满面地说道:“弟子名叫寇洪,表字大宽,虚度了六十四岁光阴。从四十岁起,我就许下心愿,要斋一万名僧人,才算功德圆满。到如今,已经斋僧二十四年了,还有一本专门记录斋僧的账目。这几天闲来无事,我把已经斋过的僧人的名字统计了一下,发现已经斋过九千九百九十六位,就只差四位,这心愿就没法圆满。没想到今日,就像上天特意安排的一样,恰好来了四位高僧,正好凑足一万之数。
还请各位留下尊名。无论如何,还望四位能宽住一个多月,等我完成这斋万僧的心愿,弟子会安排轿子和马匹,送各位老师上山。这里距离灵山只有八百里路,其实并不算远。”
三藏听了,心里十分高兴,便暂且答应了下来,这事暂且按下不表。 寇员外家的几个大小僮仆,纷纷到宅院里去搬柴、打水,取来米面、蔬菜,准备整治斋饭。这一番动静,惊动了寇员外的夫人,她问道:“是哪里来的僧人,让你们这么着急忙碌?”僮仆回答说:“刚刚来了四位高僧,老爷询问他们的行程,他们说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要去灵山参拜佛祖。也不知道从他们那儿到咱们这儿,究竟有多远的路程。
老爷说他们是上天派来的,吩咐我们赶紧准备斋饭,好好供养他们。”老夫人听了,也很欢喜,对丫环说:“把衣服拿来我穿上,我也去看看。”僮仆赶忙说:“奶奶,只能看一位,另外三位可看不得,模样丑得很呢。”老夫人说道:“你们不懂。但凡长相奇特、古怪清奇的,必定是天上的仙人下凡。你们赶紧先去告诉你家老爷知道。”僮仆听了,赶忙跑到经堂,对寇员外说:“奶奶来了,要拜见从东土来的老爷们呢。”
三藏听到这话,立刻起身离座。话还没说完,老夫人已经来到堂前。她抬眼一看,只见唐僧相貌堂堂,风度翩翩,气质不凡。转头再看行者三人,模样也是与众不同,虽然知道他们可能是仙人下凡,但还是忍不住有几分害怕。老夫人赶忙朝上跪拜行礼。
三藏急忙回礼道:“有劳菩萨错爱,如此敬重。”老夫人问寇员外说:“四位师父,怎么不一起坐下呢?”这时,八戒噘着嘴说:“我们三个是徒弟。”哎呀!他这一嗓子,就像深山里老虎咆哮一般,把老夫人吓得更是不轻。
大家正说着,又有一个家僮前来禀报:“两位少爷也来了。”三藏急忙转身看去,只见是两个年轻的秀才。这两位秀才走进经堂,对着长老恭敬地倒身下拜,慌得三藏赶忙回礼。
寇员外走上前,拉住三藏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个儿子,名叫寇梁、寇栋,他们刚刚在书房读完书回来吃午饭。得知老师您来了,所以特地过来拜见。”三藏高兴地称赞道:“真是贤德啊!真是贤德啊!正所谓想要门第高贵,就必须多做善事;想要子孙优秀,关键在于勤奋读书。”
两位秀才向父亲询问道:“这位老爷是从哪里来的呀?”寇员外笑着说:“他们的来路可远了。是南赡部洲东土大唐皇帝派遣的使者,要到灵山去参拜佛祖求取真经。”
秀才又说道:“我在《事林广记》上看到,天下共有四大部洲,咱们这儿叫西牛贺洲,还有个东胜神洲。我想从南赡部洲到这里,不知道得经历多少岁月啊?”三藏微笑着说:“贫僧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多,真正赶路的日子少。
一路上常常遭遇凶狠的妖魔鬼怪,历经千辛万苦,全亏了我这三个徒弟保护。总共经过了十四个年头,才来到这宝地。”秀才听了,对三藏称赞不已,说道:“真是神僧啊!真是神僧!”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个小僮过来说:“斋饭已经摆好了,请老爷们去用斋。”寇员外让夫人和儿子回内宅,自己则陪着唐僧师徒四人前往斋堂吃斋。斋堂里布置得十分整齐。只见: 摆着金漆的桌案,黑漆的交椅。前面摆放着五色的高级水果,都是能工巧匠按照时新样式精心制作的。第二行是五盘小菜,第三行是五碟水果,第四行是五大盘的休闲食品。每样食物都香甜可口,散发着阵阵香气。
素汤米饭、蒸馒头,热气腾腾,香辣开胃,样样都十分可口,足够填饱肚子。七八个僮仆来回奔走侍奉,四五个厨师在一旁忙碌不停。 你瞧,端汤的忙着端汤,添饭的忙着添饭,来来往往,速度快得就像流星追赶月亮。猪八戒更是一口一碗,吃饭的样子简直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师徒四人尽情享用了这一顿斋饭。吃完后,长老起身,向寇员外谢过斋饭,便打算继续赶路。寇员外赶忙拦住说:“老师,您就放心住上几天吧。
俗话说:‘开头容易收尾难。’您就等我完成斋万僧的圆满之事,我才敢送您启程。”三藏见他心意诚恳,实在没办法,只好留了下来。 转眼间,就过去了五七遍的早晚,寇员外这才请来当地应佛的僧人二十四位,准备举办一场圆满的道场。僧人们筹备了三四天,选定了良辰吉日,开始举行佛事。这里的佛事和大唐的风俗差不多,只见: 高高扬起经幡,精心布置好佛像;众人一起秉烛,虔诚地烧香供养。擂鼓敲铙,吹奏笙管。
云锣和横笛的声音清脆悦耳,演奏的也都是专业的曲调。一会儿击鼓,一会儿吹奏,僧人们齐声诵读经文。先祭祀土地神,再请各位神将降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