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鹮:湿地中的优雅使者

白鹮(学名:Threskiornis melanocephalus),又名黑头白鹮,是一种大型涉禽,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优雅的姿态,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白鹮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因其稀有性而受到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外形特征

白鹮体长65-75厘米,体羽全白,头部和颈部上部裸露,呈黑色,有时缀有蓝色。背部和前颈下部有延长的灰色饰羽,翅膀下面有裸露的深红色皮肤斑,并沿着翅膀边缘向两侧延伸。飞行时翼尖为黑色。黑色的嘴细长且向下弯曲,虹膜为红色或红褐色,脚较短,也是黑色。

分布范围

白鹮分布于中国东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以及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在中国,白鹮为迁徙鸟,每年春季4-5月迁到东北繁殖地,10-11月迁徙至南方越冬,少数迁至台湾及日本等地。迁徙时常呈小群,飞行时常排成“V”字形或呈一条直线。

生活习性

白鹮通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也单独活动在水边或草地上。它们白天活动,活动时不声不响,平时几乎听不到叫声,行走轻盈沉着。飞翔时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飞行沉着缓慢,但较其他鹭类和鹳类快,偶尔也能滑翔。

白鹮主要以鱼、蛙、蝌蚪、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小型爬行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觅食在水边浅水处,也在陆地和海岸上觅食。觅食时常沿着水边慢慢行走,并不时地将嘴插入水中探觅或啄取表面的食物,也常在水边浅水处或烂泥地上,将长而弯弯的嘴深深插入烂泥中或水中探测食物,有时甚至将整个头部和颈部浸入水中。

繁殖习性

白鹮每年5-8月进入繁殖季节,期间常发出较响亮的叫声。营巢有单独、成群或与鹭类、鹳类等其他鸟类结成混合群体等形式。巢大多筑于水边的大树上或灌丛上,有时也在人类住宅附近的大树上营巢,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仅垫有少量细枝、枯叶和羽毛,有时甚至没有任何衬垫物。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巢呈杯状或浅碗状,每窝产卵2-4枚,卵颜色为白色或淡蓝色,上面具有少许褐色的斑点,其中钝端较密。孵卵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承担,孵化期为23-25天。

保护现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