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工匠们派过来做代表的陈阿水与元阳舒,拿着手上沉甸甸的回礼,既是尴尬,又是感激。

陈阿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等过来恭候薛员外郎被封为侯爵,如今却又拿着这沉甸甸的回礼回去,实在令人汗颜。”

薛稷摆了摆手,说道:“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你们只是工匠,虽说收入也不算低,但终究有一大家子要养。”

“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们的心意我是收到了,但是我的回礼,你们却不能够不收,这是我对你们的心意。”

薛稷亲自将陈阿水与元阳舒送至门外,实在让两人受宠若惊。

等到薛稷回府了之后,陈阿水也忍不住对元阳舒说道:“薛员外郎为人是真没得说。”

虽然两人的关系算不得好,但听到了陈阿水这个话,元阳舒还是忍不住点了点头,说道:“能有这样的上官,是咱们的福分。”

接下来几日,薛稷是哪里都没有去,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中。

薛稷将一本空白的奏疏打来,对照地图,开笔将建议朝廷将天下设为十道的方略写下。

薛稷早有腹稿,写下这个方略倒是不难,难的是设立内阁的事情。

他本想照搬明朝内阁的制度,可想了又想,这并不适宜。

因为明朝的内阁成立时,已经没有了宰相,但是唐朝是有宰相的,并且李世民对现在的宰相十分信任。

李世民只是想减轻处理事务的难度,说的确切一些,他需要的是一个强力的秘书团队,并没有多少分三省六部九卿职权的想法,更没有削弱三省宰相的想法。

薛稷自然也不会给自己找麻烦,要是直接把明朝那套制度搬过来用,他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薛稷心里有了方略,开始下笔。

他这一版内阁制度的底色,就是汉朝时的郎官制度,只是与汉朝时郎官制度,又有天大的区别。

汉代的郎官无名额限制,多者可至千人,分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级。

薛稷则不然,将内阁名额建议为九人,其中六部各取一人,军中再先三人,统一称议郎,官阶建议为五品。

名臣东方朔也曾经担任过汉代郎官,开始的职责是“执戟殿上”“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说得简单一些,也就是皇帝的贴身护卫。

这个职责现在李世民完全不需要,被薛稷删掉。

汉代的郎官,也经常被皇帝征询意见或派遣执行各种任务。

征询意见的职责,自然可以留着,至于执行各种任务,那便是与三省六部争权了,照样被薛稷删掉。

薛稷再取明朝内阁制度,将其中涉及相权的部分通通删去,只留下票拟这一建议权。

同时,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薛稷写完之后,考虑到里面的利益得失,又删删改改了两日,才打算把两本奏疏投递了上去。

想了想,薛稷又喊道:“来人啊!”

薛大武连忙进来,道:“少郎君,有何吩咐?”

薛稷笑道:“备车,我去一趟段尚书府上拜访!”

兹事体大,薛稷又是段纶手下官员,若出了事,段纶也得受他连累。

段纶向来对他不错,他上奏疏之前,自然得跟段纶通通气。

薛稷到府时,段纶正与其子段俨叙话。

管家禀报薛稷的到来,倒是让段纶有些意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