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摊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读书人、贩夫走卒,争相抢购。

新印制的书籍,字迹清晰,排版精美,价格又亲民,一经推出,便被一扫而空。

坊间茶肆,酒楼客栈,到处都回荡着人们对新书籍的议论声,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大唐都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

新印刷的效率,比之以往提高了不止一倍,曾经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书籍,如今只需短短数日,便可付梓。

这让各地书商喜笑颜开,更是让百姓们能更快地接触到知识的甘露。

而长安的文化界,也开始重新审视新印刷技术。

陈学者等四分之一的学者,不再固守传统,他们赞赏新印刷书籍的精良品质,也承认其对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

郑逸站在人潮涌动的坊市街头,看着人们手中捧着新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这不仅是对新印刷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他挺拔的身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伟岸,仿佛一位引领时代的先锋,站在成功的浪潮之巅。

另一边,一位身影佝偻,面容苍老的工匠,默默地站在街角,眼神复杂地望着新印刷书籍,他正是当初极力反对郑逸的刘印刷工匠。

他曾经以为新印刷技术会毁掉传统,却没想到它会如此受欢迎,如此高效。

惭愧、懊恼、不甘,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脸色更加黯淡。

郑逸并没有因为新印刷技术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他在各地建立了印刷博物馆,展示传统印刷和新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这些博物馆,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

他希望让后人铭记传统印刷的贡献,也让大家了解新印刷技术的进步。

这一举措,让所有人都对他更加敬重,赞叹他长远的眼光和反套路的举措。

人们常常驻足在博物馆前,观看那陈列的古老印版,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进步。

陈学者在参观过洛阳的印刷博物馆后,激动地抚摸着展柜中的古籍,眼中充满了赞赏和敬佩:“郑公子此举,实乃大义之举,功在千秋啊!”

夕阳西下,郑逸轻轻地推开书房的门,他抬起头,看着远方……

夕阳的余晖洒在印刷工坊的屋顶,将青砖染成一片金黄。

工坊内,机器轰鸣,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那是新印刷书籍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也象征着郑逸在唐朝印刷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

他站在工坊最高处,俯瞰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从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如今的万众瞩目,他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艰辛,但最终,他成功地将现代印刷技术带到了这个时代,实现了最初的目标。

郑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想起当初那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如今都变成了赞叹和敬佩。

王印刷行老板的落寞身影仿佛还在眼前,而自己,却站在了成功的巅峰。

他环顾四周,看到孙年轻工匠们正兴致勃勃地向众人讲述着他的坚持和智慧,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那一刻,郑逸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然而,郑逸并没有沉醉于眼前的成就。

他知道,在唐朝,还有更多可以改变的领域,还有更多值得他去探索的未知。

他的目光投向了远方,远方,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逸,你看,那边的云彩好像一匹骏马!”夏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清脆悦耳。

郑逸转过头,看到夏婉正指着远方一朵形状奇特的云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他走到夏婉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两人并肩而立,目光投向远方。

“或许,我们的下一站就在那里……”郑逸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憧憬。

夏婉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郑逸的手,仿佛在无声地支持着他。

远方,落日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绚丽的色彩,仿佛预示着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

郑逸和夏婉的身影定格在夕阳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为他们未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收拾行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