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过程中,工作人员们各显神通,有的剪纸,有的编织,有的雕刻,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大家的手艺都很不错。”袁强笑着说,“最后,我们要安排一个展示区域,让游客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夜深了,袁强站在村委会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白虎岭,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白虎岭的振兴,并非只是完善体验项目那么简单。新的挑战,如同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

“这水……”袁强蹲在白虎溪边,掬起一捧清澈的溪水,眉头紧锁,“这么好的水资源,浪费了可惜。”

于涛走过来,顺着袁强的目光望去,溪水潺潺,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强子,你想干嘛?游泳啊?”他开了个玩笑。

袁强摇摇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我想养鱼!”

“养鱼?”于涛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强子,你不会是想把这白虎溪变成鱼塘吧?这可是咱们白虎岭的命脉啊!”

袁强站起身,语气坚定:“不是鱼塘,是生态养殖!你想想,山清水秀,水质优良,养出来的鱼肯定肉质鲜美,到时候又是一条致富路!”

于涛的笑容渐渐收敛,他开始认真思考袁强的提议。“生态养殖……这倒是新鲜玩意儿。不过,这前期投入可不小啊,鱼苗、饲料、技术……”

“我知道,所以我才找你商量。”袁强拍了拍于涛的肩膀,“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把这件事做成!”

两人在溪边商量了许久,从鱼种选择到养殖方式,从市场调研到风险评估,事无巨细,一一讨论。

“强子,我觉得可以先从小规模试养开始,等积累了经验再逐步扩大规模。”于涛提议道。

“行,就先试试水。”袁强点头同意,“不过,鱼种选择很重要,得选一些适应本地环境,经济价值又高的品种。”

“我听说现在冷水鱼市场不错,像虹鳟、金鳟这些,价格都挺高。”

“嗯,可以考虑。不过,还得问问专家意见,不能盲目跟风。”

说干就干,袁强联系了县里的水产专家,邀请他们来白虎岭进行实地考察。

专家们对白虎溪的水质和环境赞不绝口,认为非常适合发展冷水鱼养殖。

“这里的水质清澈,富含矿物质,非常适合虹鳟鱼的生长。”一位专家指着溪水说道。

“而且,这里的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也有利于提高鱼的肉质。”另一位专家补充道。

得到专家们的肯定,袁强和于涛更加坚定了养鱼的决心。

然而,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强子,专家说了,这冷水鱼养殖对水温要求很严格,咱们这白虎溪的水温,夏天可能会偏高。”于涛一脸担忧。

袁强眉头紧锁,他知道,水温是冷水鱼养殖的关键因素,如果水温过高,鱼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看来,咱们得想办法控制水温。”袁强沉思片刻,“我记得山上有一处冷泉,水温常年保持在15度左右,能不能把冷泉的水引到白虎溪里?”

“这……”于涛有些犹豫,“强子,这工程量可不小啊,而且还要经过村民的土地,恐怕不容易。”

袁强知道于涛的顾虑,但他不愿放弃。“老于,咱们得试试,为了白虎岭的未来,这点困难算什么!”

于是,袁强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向他们解释引冷泉的好处,并承诺会给予合理的补偿。

起初,村民们并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

“袁强,你又要搞什么名堂?这好好的溪水,你引什么冷泉?”一位村民质疑道。

“就是,这要是把我们的地弄坏了,谁来负责?”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袁强耐心地解释:“乡亲们,我引冷泉是为了养鱼,养鱼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好,这冷水鱼价格高,销路好,咱们一起努力,就能把白虎岭的经济搞上去!”

袁强真诚的态度和对白虎岭未来的美好愿景,逐渐打动了村民们的心。

“强子,我相信你,你尽管去做吧!”一位老村民率先表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