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个早晨,就连皇宫中的气氛也变得十分紧张。
朝堂上发生的任何事,都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京城。
朱权先去看望朱元璋,朱元璋依然双目紧闭,几个太医围在一旁不知所措。
蒋瓛守在门口,脸色冷峻,不断用通红的眼睛扫视,神经紧绷到了极致。
朱权轻叹了一口气,询问道:“如何?”
太医目光黯淡,摇头道:“情况不妙啊,我们尝试给陛下灌入面汤,可是陛下毫无反应,没有办法吞咽。”
距离朱元璋昏迷,已经整整五日了啊!
就算是铁打的身体,恐怕也熬不住了。
朱权环视四周,随即走到门口,看向蒋瓛问道:“郭宁妃为何没在此地?”
蒋瓛看到朱权,放下了戒备,说道:“几个妃嫔哭哭啼啼的,我担心惊扰了陛下,便让她们轮流值班。殿下,今天朝中发生的事情……我听侍卫讲过了。”
“唔。”
朱权轻嗯一声。
蒋瓛欲言又止,静静地看着朱权,良久后,低声道:“殿下,有时候拳头缩回去,是为了更好的打倒对方!”
朱权诧异的看着蒋瓛。
没想到他竟然会出言相劝,这个意思很简单,也就是暂且忍耐下去,让朝臣们随便闹,等闹出来事情,再收拾群臣也不迟。
蒋瓛继续开口道:“贵妃是不能动的,她的身份在这里摆着。您只要敢囚禁她,明日群臣就会沸反盈天,天下士子会骂您不孝,不孝是大罪……”
“您若是想整治群臣,实在是太简单了,随便找个罪名就行。且不说私藏甲胄,就算收受贿赂、办事不利这种事,也能让他们丢了官职。再不济,还可以说他们诽谤圣上!”
蒋瓛耐心的劝说,朱元璋的意志,其实也代表着他蒋瓛的做法。
所以在朱元璋立朱权为太子后,蒋瓛在做事前,也会考虑朱权的利益。
“你说得对!”
朱权点点头,蒋瓛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担心朱权会想不开,面对群臣的逼迫,不顾一切的和他们争辩。
“但是本王不打算这么做!”
接下来的一句话,让蒋瓛的表情十分愕然,朱权傲然的抬起头,不屑的骂道:“一群生活在黑暗中的蝼蚁,妄图阻拦强壮的大象,简直可笑!”
“殿下……”
蒋瓛还想再劝,朱权却又说道:“你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储君的威严。本王这次退却后,下一次群臣会更过分,骑在本王头上作威作福。”
“蒋瓛,你借我二十名锦衣卫!”
朱权的语气不置可否,盯着蒋瓛,那意思是必须得拿出来,蒋瓛叹口气,点头道:“好,我让二十人跟着殿下,无论做什么事,都依殿下的命令。”
“多谢!”
说罢,朱权走出了房门。
等来到郭宁妃的宫外,自然有人通禀,没过一会儿,便有宫女急匆匆的出来,恭敬道:“启禀殿下,娘娘今日疲乏,已经歇下了。”
朱权站在殿外,一时没有动静。
宫女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
“哦,本王担心母后的身体……”
朱权说着话,直接用手扒开宫女,径直走了进去,宫女大骇,急忙道:“殿下,您是太子,岂有硬闯贵妃寝宫的道理?”
“谁说本王硬闯了?本王分明是软闯!”
朱权嘟囔了一句,压根没有理睬宫女,殿外的太监宫女不敢阻拦,只能任由朱权走了进去。
等进了殿内,郭宁妃正在床沿坐着,定定地看着前来的皇帝,神色惘然。
“儿臣拜见母后!”
朱权行礼拜见,郭宁妃脸色很不好看,只能开口说道:“殿下若是为了奏章而来,就不必多说了,我心意已决,乃是为了国事。”
“呵……母后难道想为了国事,自刎于朝堂之上吗?!”
朱权一句话,让郭宁妃心中一惊,她看着朱权的脸色,忍不住询问道:“殿下为何这样说话?难道你还敢杀了我吗?”
朱权看向一旁的太监宫女,郭宁妃会意,摆摆手,便让众人尽皆退去。
等房间内只剩下二人后,朱权昂着头,说道:“母后啊,皇明祖训有言,后宫不得干政……你上这样的奏章,完全是被群臣当枪使!”
“朱允炆想当皇帝,群臣想夺权,可他们都不愿出头,于是便找到母后,许以重利,让母后上书压制本王,对吗?”
“母后,你可知道他们的狼子野心?”
“朱允炆裹挟着群臣,要和本王争斗。本王有天下大义,群臣背后有士族背书,可您呢?您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无论本王胜利,亦或是群臣胜利,你都难逃一死,昭昭史书上会如何记载?会把您描述成一代妖后,断绝大明嗣承!”
郭宁妃蓦然抬起头,那张风韵犹存的脸上,满是惊恐的表情。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朱权明白什么是先发制人,先入为主。
郭宁妃的性子本就憨实,压根就没太多心眼。
对付这样的老实人,就得先吓唬吓唬,让她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老实人不愿意招惹是非的。
所以必须让她意识到,这样做是最大的错误,别说保住性命了,就连名声也保不住。
甚至整个大明,都会因为郭宁妃的这份奏章大乱。
届时,郭宁妃就会陷入深深地自责与内疚中。
朱权再稍稍用语言开导,就能完全说服她了,只要郭宁妃站在自己这一边,无论朱允炆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起来浪花了。
“不,你不必多说了,我上这份奏章,就是为了国事……你还小,又刚当太子三个多月,经验不足,多听听群臣的意见也是对的!”
郭宁妃抿了抿嘴,低头说道。
“不就是因为父皇昏迷不醒,若是龙驭归天,你和其他妃嫔必然会陪葬,故而为了保命,所以才答应朱允炆上奏章的吗?”
朱权一语道破,郭宁妃惊骇的瞪着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朱权。
自懿文太子朱标逝世后,朱元璋便感到年迈无力、时日无多,于是在将朱允炆立为太子后,曾和朱允炆商议过,等自己去世后,要求侍奉自己的妃嫔陪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