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
众臣咀嚼这个王号,暗自心惊摄政王的贪婪。
他自己是秦王,是为关中之主,更兼摄政王,掌控朝政,节制天下兵马。
现在又封其子为汉王,摆明将汉中巴蜀全都划归殷蛟的封地。
至于汉军府,群臣倒是没有什么看法,无非是摄政王在调整临淄军兵马结构。
而太尉驺因杞等原临淄军武将则暗自惊叹,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居然成为十万步骑军主将,实在是闻所未闻。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还真没什么意见。
毕竟,汉王殷蛟在一些列战争中的表现摆在那里。
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对方资历不足,年纪还太小,是不是应该配几个副将帮衬一二?
此外,这个汉军府又是个什么结构呢?
怀着这份疑惑,驺因杞拱手询问,“摄政王殿下,可否详说汉军府之内外?”
涉及军队,驺因杞身为太尉有权过问。
嗯,他进入角色很快。
摄政王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儿子。
此时,殷蛟上前两步,朗声解释道:“汉军府,寡人治下,上奉摄政,下讨不臣。无论郡县有事,亦或边疆起复,只奉摄政之命,调兵遣将,征讨不臣。”
驺因杞了然,这个汉军府,显然是摄政王用来临时管理军队的机构。
汉王作为摄政王嫡长,身为汉军府名义上的主将,倒是无可厚非。
毕竟,涉及军队,不可小心大意。
“臣知之。”
紧跟着,摄政王又下令,“汉军府设主将一人,由汉王担任。上将军一人为副,辅佐汉王,辖制兵马。”
众将了然,很显然这个上将军才是汉军府真正意义上的主将。
正因如此,众人顿时有些期待的看向摄政王。
这可是统率十万步骑的上将军,论实权,已不下于曾经的镇国、辅国两位大将军。
“上将军,由太尉担任。”摄政王看向驺因杞。
见状,驺因杞立刻起身应命。
众人虽然失望,但也服气。毕竟驺因杞此前就是国尉,现在又是太尉,由他担任汉军府上将军一职,的确合理。
紧跟着,摄政王吩咐殷蛟:“汉军府初置,事务繁杂,汉王,你要多多与太尉商议。”
“遵命。”殷蛟拱手。
这是他和摄政王想出来的临时管理军队的机构,并不会一直常置。
估摸着,等到摄政王登基,这个汉军府就会裁撤。
眼下他们刚刚打进长安,需要整合兵马,故而才会鼓捣这个汉军府出来。
除此之外,接下来肯定还得征兵。
目前手中只有二十万军队,可不怎么样令人安心啊。
关于军队建制,殷蛟心中倒是有些想法,只是目前还不完善,他打算等一等,再和摄政王商议。
事情要一件一件解决,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稳定关中,安定天下。
随后,摄政王又简单说一些事情,便结束此次会议。
几日后,长安渐渐恢复人气。虽然临淄军气势汹汹杀进长安,但是在军纪约束之下,对民众秋毫无犯。
且,朝堂也渐渐趋向于平稳,这个时候自然是解除戒严令,让长安民众正常生活。
不久后,朝廷颁布太后旨意,宣布天子驾崩,昌邑王即将嗣位的消息。
这倒是令民众们议论纷纷,他们还以为临淄王,不,现在应该是摄政王了。他们还以为摄政王会立刻登基呢,没想到会让昌邑王登基。
民众对昌邑王没什么好印象。
主要是这个家伙居然在反贼打过来的时候,直接逃跑,实在是让人不齿。
民众们没怎么议论昌邑王,只是多有偷偷讨论天子是怎么死的。
有人说是摄政王杀死,有人说是自刎,还有人说是活活气死,总之说法五花八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