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而下这事不说还真不知里头有这么多细节,水速太快不能航行水量太少不能航行还得排队让贡船官船先行,本来以为可以[烟花三月下扬州],没想到走走停停两个月到了四月初十才抵达,船家竟然还说这算快的呢!
到了扬州真让这群[北方乡巴佬]大开眼界.
宣平帝尚简朴,燕京的商铺酒楼就在天子眼皮子底下自然不敢作怪,但扬州天高皇帝远,又有盐商布商南洋船队等家财万贯的商人群聚于此,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远远比燕京还奢华,触目所及皆是花团锦簇纸醉金迷,连梅映雪这种看过皇家富贵的人都不免咋舌,无怪乎人说真正的稀珍在民间.
这也体现在吃食上,五人挑了间生意兴隆的酒楼饱食一餐后共花费六十两,算上梅映雪肚里的正好一人十两,吓得林氏差点将胃里的东西吐了出来.
"这...这..."
美味是美味,但这价真吓人.
梅映雪身上虽有先前赏赐的银两,但可撑不住这样花,在扬州待了几天后便开始往西走,一来是黄叔是滁州人虽离家多年亲人多半不在但总有回家探亲的意念,二来是想在路上寻处适合的小镇定居下来.
一行人路过月塘镇时正好马车出了问题得停下修理,反正也不急,在镇上走走逛逛并住了一夜后梅映雪便生出在此定居的想法.此地离扬州五十里,不远也不近,却也不是什么穷乡僻壤正好适合养胎.
于是五人又在客栈住了两日,便定了下来.
梅映雪此时已如身覆小锅不便到处走动,看房之事就先交给赵延芳与王承志,等有中意的再让梅映雪等人同去.碰巧一处带家具的三进院要脱手,房子也不旧不怎么需要整修,梅映雪爽快付了八百两就定下.
买了房子要落户,名字是登记王承志.
此时梅映雪打趣地说"房子都买了,也要落户了,你们俩何时才要办婚事?"
王承志与赵延芳两人皆面红耳赤,没想到还是被发现.
"我年纪虽不大,但好歹当过你们顶头上司,算起来也是长辈.更何况还有黄叔与林嬷嬷,我们三见证,加上庚帖婚书也可说明媒正娶了."
赵王二人与家族不亲,且平民婚嫁也没那么多规矩,梅映雪既然愿意作主帮忙,王承志当然打铁趁热立即点头答应.
"别急,人家还没答应当你新娘."
王承志眼巴巴地看著赵延芳.后者不疾不徐地道"我有一条件."
"你说你说."
"我赵延芳的夫婿不得纳妾不得有通房,即使无子也不行.你若同意我才肯嫁."
这条件对不少男子而言算是苛刻,但王承志毫不犹豫地点头.
"我答应,有梅姐黄叔和林嬷嬷作证,我王承志绝不纳妾绝无通房."
有了这席话,赵延芳终于点头答应.
五人搬进新家后第一件大事便是赵王二人的婚礼,婚礼小但喜气洋洋,由于是户长兼夫妻,梅映雪便让二人住在正房,自己则以王承志寡姊王氏身分住在第三进.
有了住处,再来就是营生问题.五个人不可能光靠先前攒下来的银子过活.
梅映雪和赵延芳想了想,决定凭先前调拌香粉胭脂的经验盘间胭脂店试试.
没想到赵延芳挺有天分,生意竟蒸蒸日上,后来还开了分店...
另一头,秦翊衡接到宋庆从江南送来的密信后神色不明,烧掉那密信后才开口对郑榕道"让吕选侍过来."
吕选侍战战兢兢地进到无逸斋,行礼后便一直低头不敢看秦逸衡一眼.
"你敢保证先前说的千真万确?"秦逸衡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