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次辅之争还未结束.
上个月太庙还未整修完,御史台那边又上奏"永福公主已经出降超过一年为何公主府尚未修好?"
余景对这事还真有恃无恐,直接回应道工部是照拨款进行,户部拨款多少即进展多少.
上奏的御史当然不满这个回答,以推卸怠惰一次弹劾两部.
但户部怎会是软柿子,以这几年征战消耗国库又未大举加税来反击,并指称华阳公主府兴修两年才完工,暗批御史是想僭越.
两方为了不大的事吵得有点难堪,宣平帝派司礼监实地察核,发现公主府主体大多兴修完成,只剩下花园后罩房等附加物而已.况且因战事拖延也不是谁的错,难道御史想指责皇帝不能早点结束战争吗?
宣平帝直接刮了御史台的脸"国事分先后,军饷粮草为最优先,其余不急."
袁尚义还补了一刀"倘若葛御史心疼永福公主,葛老也可先代垫款项,户部决不会赖帐."
葛从文气到脸色胀红却又不能多说什么.
这下可好,袁尚义这句话一出,葛家不先付就是不心疼公主,但葛从文自诩清廉哪来多余的钱修公主府.
无妄之灾的永福公主也不好动用嫁妆只能透过生母贤妃帮忙筹款给夫家争面子.贤妃出自顾家是顾长晋的妹妹,顾家有钱但一点也不想帮这个忙,其一是顾长晋不可能为了葛从文得罪袁尚义,其二永福公主姓秦又不姓顾而且还只是个公主帮这个忙对顾家一点好处也没有.
"不是我不帮这个忙,而是这两年为了打点老夫人七十大寿与三弟长明五弟长晙仕途将中馈存银花去大半,剩下的田宅庄子舖子也不是随意可动,老夫人也不会答应."
顾长晋都这样说,贤妃也不好再涎著脸要钱,于是把脑筋动到皇帝的私库.
华阳公主出降时,宣平帝可是从私库补贴不少给女儿当嫁妆,永福公主可就没这待遇,眼下只是借而已应该不算出格.贤妃虽这样想,但她自知自己份量不够故先找蔚筠商量,这才有秦翊衡听到的对话.
只能说贤妃半点也没学到顾家的政治脑袋,葛家这次丢脸是自己惹来的,再说永福公主背后的靠山是宣平帝,葛家再怎么气也不可能把气出在永福公主身上,贤妃反而应当劝女儿低调不作为才是.
至于殷仲舒也是遭受池鱼之殃.
余景见葛从文鲁喆还想跟他斗当然半点也不退缩.
葛从文被宣平帝直接敲打,余景就专攻鲁喆.
没多久国子监祭酒柳元霁就接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上书:监生罗逸盗用他人名额,实为鲁喆私生子.
柳元霁一看气的跳脚下令彻查.
原先柳元霁与鲁喆交好两人还是儿女亲家,没想到鲁喆只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连妻子儿女都不愿再与鲁喆往来,柳元霁自是站在鲁喆的对面.没想到鲁喆竟把手伸到国子监来,柳元霁怎可能轻易了事.
举报人早就准备好诸多证据,柳元霁就拿著这些热腾腾的证物直接拜访首辅袁尚义请求陪同面圣,袁尚义义不容辞答应.
宣平帝大怒,让锦衣卫再次调查,没想到牵扯更多.罗逸是鲁喆私生子无误,而他盗用的名额却是殷仲舒名下.
宣平帝立即要殷仲舒入宫诘问,后者不敢隐瞒,只能诚实回答是鲁喆要求自己让此名额给鲁喆外侄.鲁喆是上司,上司开口下属哪敢拒绝,况且殷家也不需要这个监生名额,殷家文风盛行子弟不是进燕京的东临书院就是在老家南直隶白鹿书院读书,根本不在国子监跟权贵后裔竞争.
宣平帝听完辩解冷哼一声,吓得殷仲舒冷汗直流.
最后鲁喆因私德不佳被罚俸一年,殷仲舒也被连带惩罚停俸三个月.若殷仲舒资历再多个两年,宣平帝应该会在事后直接让殷仲舒登礼部尚书之位,现在时机不对只能让那个丢人现眼的鲁喆继续留在原地.幸好鲁喆还要点颜面,告了病假三个月,任内职务包括今年的秋闱全由殷仲舒代为处理.
至此三人的争斗似乎以余景占了上风.
蔚筠说完,秦翊衡脸色淡淡一如往常还真让人看不出是喜是怒.
"午膳就留在坤宁宫陪本宫一同用吧."蔚筠道.
秦翊衡没有拒绝.
蔚筠又看向一旁的梅映雪等人"梅指挥使与众侍卫也留下,让本宫款待,本宫可要感谢尔等一路用心护卫太子."
"此乃微臣当尽之责,皇后娘娘言重了."梅映雪赶紧回答.
"不必推却,就这样定了."
当然皇后太子是不会同侍卫一起用膳,连同梅映雪在内五人是在偏殿用,吃惯外头管饱的伙食再回头吃宫内精致小巧御膳只能用享受不起来形容.碗盘内一粒米一块肉渣都没剩下,但五人还是有点饿.
"大人可要再来点米饭?"一旁服侍的内侍问.
"多谢小公公,我们已经用好了."梅映雪笑著说.
其他四人也不敢开口说还饿著,只能勉强挤出笑容.
等旁人走远,梅映雪才小声道"回头补你们一顿酒肉."
用完膳回到东宫已经是午后.
殷素薇特意带著女儿来见秦翊衡.小郡主已经六个月大不若刚出生时那样瘦弱,长的白嫩丰润,尤其是那一双黑葡萄般的圆眼十分讨喜,连秦翊衡都对怀中的小孩露出几分笑意并随手逗弄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