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绍庭此刻就正驾马立于山岗之上,眺望着山下的大营,以及北方一望无际碧绿无边的漠南草原。

山下的大营就在另一条沟通大青山南北的古道山口处。

而在大营前方不远处,则是一片方方正正,却早已破败不堪,如今依稀只能看出个轮廓的土城。

土城的城墙早已垮塌,内外都是缓坡。

在土城内还遗留着蒙古人搭建的帐篷,只是如今随着明军北上,这些牧民早已不知所踪。

但蒙古人走了,中原人却来了。

大营里不时有队伍出营,带着各种工具物件进入到土城里,将那早已垮塌不知多少年的土城墙挖掘清理,更多的人则是在土城里忙碌着。

在严绍庭的身边,戚继光与王崇古二人作陪。

戚继光只是默默的观望着草原的地形。

倒是王崇古脸上带着几分兴奋:“西魏、北周乃至隋唐两朝,皆起于此武川城。下官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不光是能饱览北魏六镇,更能看到我中原汉家儿郎,将要再于此地建立城池,控扼草原的盛况!”

对于王崇古的激动和喜悦,严绍庭只是见怪不怪,未加置喙。

毕竟如同王崇古说的一样。

眼前这片正在被清理的土城遗迹,正是起于北魏时的六镇之一武川镇。

武川镇,这片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的地方。

曾经搅动了中原数百年的风云。

诸如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帝宇文毓、高祖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和静帝宇文衍五位皇帝,以及诸多大臣,皆出自武川,均为武川人氏。

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在魏初之时,亦是武川镇军司马。

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魏、北周、隋、唐四朝,那就是武川人的权力游戏。

王崇古看的是两眼放光,当即拱手:“若武川再造新城,控扼草原,使我大明兵甲刀戈向北,此等功劳,当属大将军为翘楚。”

严绍庭亦是面生笑容。

他奏请再建武川城的奏疏,已经伴随着于阴山以北秦长城复建的奏疏,一同送去京中。

当阴山以北的长城重建完毕,长城外的北魏六镇重建。

大明才算得上真正控制住了河套,也才算是有了用兵漠北的底气和资本。

戚继光这位已经内定的河套一地首任最高军事将领,亦是面带笑容道:“六镇及阴山以北的长城建造完毕,我朝便可以河套一地,充当育马、屯田储粮所在,河套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培育战马。朝廷足可尽河套之力,而供边军之用,则朝廷援边粮饷必然锐减,以省国力耗损。”

王崇古听着亦是连连点头。

这就是中原收复河套的好处。

河套足够的大,前套和后套加起来,有阴山阻挡北方寒气,又有黄河补充水源,完全可以发展成一片塞上江南,为边军提供充足的粮草物资,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如此一来,朝廷自然可以减少从中原各地调运粮饷到九边军中。

只是相比戚继光和王崇古的喜悦。

严绍庭就显得更冷静了些。

他转头侧目:“听说王之诰正带着人要出阴山找我?”

此言一出。

王崇古立马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目光紧锁的看向严绍庭。

戚继光亦是点了点头:“今日刚收到的消息,三边总督王之诰,确实正带着山西巡抚王继洛、大同总兵官孙吴、山西总兵官申维岳北出阴山,前来此地。”

说完后。

戚继光又略显犹豫的说道:“似乎……他们是带着酒肉粮草物资,前来犒军的。”

“哼!”

严绍庭只是冷哼一声,未再多言。

王崇古还想说些什么。

然而山下远处的草原上,已经有一支远不见尾的大股骑兵出现在视野里。

这是一支人数上万的骑兵大队。

万骑奔驰在草原上,声势震天。

而在山脚下,也有一队官兵,正快马加鞭的往山上跑。

隐约已经可以听到赶来的官兵冲着山上喊话。

官兵们裹挟着尘烟冲上山脊,为首的官兵来不及勒停战马,就已经从马背上翻身跳下,凭着惯性冲到了严绍庭面前。

这官兵虽然头上带着汗水,但却是满脸欣喜之色,冲到大将军面前,稳住身形,便当即双手抱拳,单膝着地。

“大将军!”

“龙虎军凯旋而归!”

“龙虎军千里奔袭转战,擒俺答巴岳特部头人不彦台吉、委兀慎部头人丙兔台吉、巴林部头人把林台吉,擒土蛮部孛儿只斤·图们二子宰桑兀儿、三子伯彦兀儿,斩鄂尔多斯部头人,招降蒙古俺答部、土蛮部、鄂尔多斯部军民一万三千余,牛羊十余万!”

一连串晦涩难记的蒙古人名脱口而出。

山脊上,一片寂静。

王崇古张着嘴,看向跪在地上的官兵,又满眼震撼的看向双手紧紧握着缰绳的严绍庭。

天啊!

严家这是要彻底发达了吗?

出了严绍庭这么个文官翘楚还不够。

现在还出了个万人敌的武将?

严家一门,便是要文武双全?

王崇古都来不及思考,那个传闻之中的龙虎大将军,严家老二究竟是怎么带着大军成就如此骇人听闻的功绩。

他只是纯粹的惊呼一声。

“万人敌!”

“当世万人敌!”

“下官先为大将军贺喜了!”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