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畜。
一草一木。
一国一朝。
皆有命运。
而命运,命运。
则由“命格”和“运势”所组成。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不可一同而论。
而所谓命格。
人有,王侯将相、富贵财商、工农贱婢。
国有,战祸连连、鹿鹿鱼鱼、盛世之治。
木有,直木必伐、枝繁叶茂、枯树开。
总之。
命格。
天生注定。
起点、终点无可更改。
这也就是中原民间,一些略懂观相的方术士,为何能知过往、探未来。
但却总会来一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
而关于命格。
有些人,少年时期胸无点墨、才疏学浅,晚年却能及第登科、金榜题名。
有些人,年少成名、满腹文章,一直被誉为有乘龙之才,可惜却是一生怀才不遇,未能得蛟龙遇水。
雄主之能,败于河畔之边。
泼皮无赖,却拥万里江山。
就算雄图大略,但却落个众叛亲离,死于白绫自缢的下场。
明明无才无德,可身旁却贤臣如云,在卧榻之上寿终正寝。
上位者如此,普通人更是无法避免。
年幼时肯学苦读、手不释卷,壮年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人生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吃喝用度节衣缩食、勤俭持家。
碌碌几十载,一直秉性忠良、乐善好施,从未有过害人之意。
但步入晚年,回顾一生时才姗姗发现。
竟好久没有开怀大笑。
就连一方续命的汤药钱,都得思前顾后良久。
而深望床榻一侧,突然发现,那个从未相拥而眠过的伴侣,竟是如此的陌生。
反观所识之人,则是年少贪玩、不学无术。
青年时挥霍无度、左拥右抱。
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不皱眉。
秉性不说是丧尽天良的大奸大恶之徒吧!
但也横行霸道、厚颜无耻、自私自利。
可就是这种人,他这一生却是高歌前行,不止有贵人扶持,而且所走之路均是坦途大道。
晚年时期阖家幸福、孝子慈孙,不但家财万贯,枕边之人更是相伴一生的红颜知己。
这便是命格。
如此不公。
可众生不幸者,却只能长叹一声:“这就是命!”
而运势,则反之。
虽虚幻飘渺、无迹可寻,但又星罗棋布,人人可以拿捏。
是为命格中间的轨迹长线。
虽然就算拥有运势,也改变不了命格的起点和终点。
但却能拨动命运轨迹,这条长线的起伏。
哪怕生来卑微,死时无棺。
不过这生死之间的几十载,若掌握或偶得运势,便也可腰缠万贯,与知心佳人共度春光良宵。
哪怕满腹经纶,怀才不遇,未得明主一展心中抱负,但也能留下旷世巨作。
雄主夺运。
就算最终败于河畔之边,但也被后世人人称赞为人杰,从而名垂千古。
雄图大略之王若是得运。
就算是众叛亲离,死于白绫自缢,被史官持笔诛罚,后人也自会为其正名“过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可惜,运势捉摸不透,如那海市蜃楼般。
看似近在咫尺,实际却可能是在那万里之外的某个角落。
运势犹如散落在天地间的一根根金色发光,但却看不见的细线。
有幸碰到之人。
便可夺天地造化,一改颓势。
而那些方术士们,嘴中的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其中。
命格不可改。
运势次其之。
至于后面的种种,便是为了让你能碰触到运势的那根金线。
而其中。
风水,就是环境。
如果你常年运衰,那便是你待的这片地方没有运势的金线。
那便换一处地方生活、行动,即可。
阴德。
多积阴德,便要多遇人。
有幸遇见那些运势好的人,他们或许会把你也带到金线多的地方。
寰宇内。
西王母站立在两本“命运”之书前面。
毫不在意自己暴露在外的身体。
反倒颇有兴致的看着前方,嬴楼和大秦的“命运”之书。
“帝王贵胄,万古无一,一个女娲用黄土捏出来的家伙,命格竟比我等至高,还要耀眼夺目.”
“不对,一本书上,怎会有两股命格!”
忽然。
西王母拧皱双眉,脸上竟浮现出惊讶之色。
然后定睛朝前望去,反复打量了嬴楼许久。
“是那个无耻恶徒做的歹事!”
轻哼一声。
此时的西王母真的很想一巴掌,就将佛门金蝉拍成一滩恶臭的肉泥。
“凡,凡间的皇帝,你虽命格无双,超越至高,但最后一页却是死门,你何必在与我作对,你若现在退下,我便执笔改写你的运势,让你在仅剩的寿命里,可以过的舒服、快乐。”
西王母本想称呼嬴楼为“凡畜”,但不知为何,竟下意识的改为了凡间的皇帝。
而她虽有改写命格的本事,但却对至高无用。
如今的嬴楼已经堪比,甚至超越了至高,西王母自然也是无法改写。
只不过,关于嬴楼命格的事实,西王母却做了隐瞒。
虽然在命运之书上,嬴楼的命格最终停留在了死门。
但最后一页,西王母却始终无法翻开。
“舒服、快乐?朕这一生,何时求过舒服、快乐。”
嬴楼毫不在意,一脚朝前踏出,来到了西王母的身前。
挺拔的身姿,比对方高了一头不止。
向下垂眸望去,两人目光相交。
嬴楼那凌冽高傲的眼神,竟让西王母有了些许躲闪之意。
“哼,本宫虽改不了你的命格,但却可以让你不沾一丝运势的金线。”
“只要我一笔挥下,你便会厄运连连,被万人所指,背负千古骂名,活时被啖肉剔骨,死后还会被掘坟刨尸,你的后人会骨肉相残,你这一脉将断子绝孙。”
偷偷观察了凡间多年的西王母,自然知道。
对于下界的凡畜们来说,遗臭万年、掘墓鞭尸、断子绝孙意味着什么。
“哈哈,啖肉剔骨?朕早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只要大秦昌盛、中原百姓活过这场浩劫,区区的千古骂名,算得了什么,而且我嬴氏后人,自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就算嬴氏灭,族人死,但中原不可亡!”
“厄运连连,哪怕朕这一生,都要赤足踏在九尺寒冰之上,饮铜水、吞铁刃,那又能怎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