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贵急忙命人准备酒食,款待戴宗,然后带着他前往水亭,向港口放了一支信号箭。
箭声响起后,马上有小喽啰摇船过来。
朱贵和戴宗带着信笼下船,在金沙滩上岸,接着引领着他前往大寨。
吴用收到消息,立刻下关迎接,见到戴宗后,寒暄道:
“久违了!”
“今天的风怎么这么大,把你给吹到这里来了?”
“请到大寨里来。”
戴宗与众头领见面后,朱贵便讲起戴宗来此的原因:
“现在宋公明被囚禁在监牢。”
晁盖听了,慌忙请戴宗坐下,急着问道:
“宋三郎为什么会被关押?”
“到底是怎么回事?”
戴宗把宋江因误写反诗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晁盖等人。
晁盖听后,十分震惊,立刻想召集众头领,点兵马,下山去江州营救宋三郎。
吴用却劝道:
“哥哥不可急躁。”
“江州离这里很远,军队若是急速出发,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反而会惊动敌人,危及宋公明的性命。”
“这件事不能硬来,只能依靠智谋。”
“吴用不才,打算采用一些计谋,通过戴院长来救宋三郎的命。”
晁盖听后,表示愿意听听吴用的妙计。
吴用说道:
“目前,蔡九知府差戴院长送信上东京,讨太师的回音。”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假借那封回信。”
“写一封假的回信给蔡九知府,告诉他切不可执行宋江的死刑,而是要秘密派人将宋江解往东京,询问详细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
“等他被押解到这里时,我会派人下山抢了他。”
“这一计可行吗?”
晁盖沉吟片刻,问道:
“若是他不经过这里,岂不耽误大事?”
公孙胜回答道:
“这个并不难,我们可以派人提前打听,确定宋江经过的路线,确保在他经过时行动。”
晁盖点点头:
“这个办法好,不过没人能模仿蔡京的笔迹。”
吴用笑道:
“我早就想到了。”
“如今,天下盛行的四家字体是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和蔡太师。”
“苏、黄、米、蔡这四家的字体,是宋朝四绝。”
“我曾与济州城的一个秀才萧让有过交情,他精通四家字体,人称‘圣手书生’,而且他也擅长武艺,会使枪弄棒,舞剑轮刀。”
“吴用知道他能模仿蔡京的笔迹。”
“我们可以找他来写信,我会以泰安州岳庙刻碑文的名义,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安家费,骗他来,再安排他入山。”
晁盖道:
“书信有了,最好还能用个图书印记。”
吴用继续说道:
“我还有个朋友,他也是中原一绝,现居济州城,名叫金大坚。”
“他不仅擅长刻石碑,还能雕刻图书玉石印记,武艺也不逊色。”
“他能做图书印记,我们也可以找他来帮助。”
“给他五十两银子,骗他来刻碑,途中按原计划行事。”
“两个人到时都能派上用场。”
晁盖听后,非常赞赏道:
“妙极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