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是提前归队的,接到电话就收拾东西走了。

许笛带着孩子目送他离开,这也不是第一次,许笛也没多想。

已经是七九年了,马上就要进入八十年代了。

许笛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日历,二月十二号,星期日,大年初六,还有不到二十天,学校就要开学了。

外面挺冷的,除了带着孩子在外面活动活动身体,玩会雪其他时间,许笛就带着孩子在家听听英语磁带。

白微微拿来好几本磁带呢,有中文原生的,也有她和白教授自己录的对话。

许笛带着孩子一起学习英语,孩子们看着妈妈这么大的人,也要和她们一起,一点一点的学习英语单词,听磁带,瞬间觉得平衡了,学习兴趣也浓了。

不然,三个小家伙,对学习外国人的话,兴趣不大。

许笛带着孩子们在家学习,玩游戏,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五六天了,张朝阳归队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往回打电话。

许笛还在心里嘀咕呢,怎么一直没有打电话呢。

直到十七号早上,收音机里传出来的消息,让许笛惊住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而钱奶奶手里的报纸,上面也报道了这次战争的始末。

“奶奶,奶奶这是打起来了吗?真的打起来了?朝阳,张朝阳是不是去南边了?”

许笛上辈子是八零后,战争这个话题,离她有点遥远。

而且,那时候,她是一个被家务琐事缠身的,生活不太如意的普通人,真的没有太关心国家大事。

和她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今天猪肉有没有涨价,哪些蔬菜农残超标,又有哪些食品是科技与狠活的结合……

而在她出生前发生的这场短暂的战争,她真的没有什么印象。

上学的时候学过这段历史,但是,都忘的差不多了。

好像记得这场战争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敌人全民皆兵,妇人和孩子也参战了,让我们的战士吃了不少亏。

后续好像胶灼了好多年,具体什么情况,许笛真的想不起来。

她现在后悔,自己怎么才想起来,要是早点想起来了,是不是也能给张朝阳提个醒。

提醒他,小心小孩子,不要同情敌人,哪怕他们是小孩子。

可惜,没有如果,她真的一点也没想起来。

许笛满脸懊悔,也满脸担忧。

“孩子,别怕,别怕,奶奶在呢。朝阳他们不一定去了那里,去了也会没事的。”

钱奶奶心里清楚,朝阳十有八九是过去了。

对南边的战争,早早晚晚都会来一场的,她自己也算一个老兵了。穿上那身军装,就要担负保家卫国的使命。

烈士陵园躺着的那些烈士,他们也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

朝阳也不例外,他进入部队这么多年,几经生死,她和他都做好了准备。

可是,小笛不一样,她没有经历过这些,她还年轻,她还有三个幼小的孩子。

所以,她会害怕,会担心,这些都可以了理解。

“奶奶,朝阳是不是已经去南边了。他这次归队,一直没有打电话回来报平安。

我知道,他可能顾不上了。

奶奶,奶奶我有点害怕。”

许笛挨着奶奶坐在沙发椅子上,害怕的浑身直哆嗦,想放声大哭。可是,她不能,她不能吓到孩子们。

“不怕,不怕,有奶奶呢。

我们在家好好的,朝阳在外面不用挂心家里,会平安的,会平安的。”

钱奶奶轻轻的拍着小笛的肩膀,让她躲在自己怀里,稍微的发泄一下。

她知道,小笛即使已经泪流满面了,也不敢让自己哭出声,就是怕吓到孩子们。

“奶奶,就一会,一会就好,让我缓缓。”

许笛任由眼泪打湿奶奶的衣襟,这一刻,她只是一个担心丈夫的妻子,不是妈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