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化不可能为可能!
剧场型犯罪,这个由日本社会评论家赤冢行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以社会为舞台,犯罪实行者为主角,警察为配角,新闻媒体和大众为观众,构造出酷似舞台剧的互动犯罪形式。
日本有过多起著名的悬案,诸如《格力高森永事件《三亿日元大劫案等,就是剧场型犯罪,犯人其实不太在乎能不能收获什么实际利益,他们最在意的是通过犯罪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
比如说三亿日元大劫案这个事件,实际上那三亿日元的纸币序列号被日本警察公布给了整个银行系统和日本国内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只要犯人在正规场所使用这些钱警方会第一时间接到报告。
然而这三亿日元至今一张都没有出去,也就是说犯人作案至少不完全是为了钱。
除此之外,剧场型犯罪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犯人在正式犯罪之前会进行多次彩排踩点,在犯罪之后还会忍不住回到现场欣赏自己的杰作。
著名的《帝银事件,犯人在帝国银行正式犯案之前,事先就演练过了两次。
第一次犯人就成功哄骗安田银行荏原支行,说附近爆发了痢疾,伪造了一个厚生省防疫专家的身份使得银行职员们深信不疑,于是一齐喝下了犯人提供的“消毒液体”。
无事发生,也就是说这是第一次彩排,液体并里没有下毒,银行职员虽然很疑惑之后警视厅和卫生防疫部门为什么没派人来,但也没放在心上。
第二次犯人又来到三菱银行中井支店,故技重施要求银行职工们喝下“消毒液体”,只是这次他遇到了比较谨慎的支行长,对方再三要求向上级和厚生省确认,犯人见没有哄骗而成便随意编了个借口离开。
这次彩排失败了,犯人显然吸取了足够的教训,他整理了自己的话术,伪造了更能令人信服的身份,收集了官方新闻编造了九真一假的可靠消息,最终在第三次行动中用氰化物成功毒死11人从现场拿走了十七万日元和一些支票。
上杉宗雪以此举例,能够让众人最快程度地明白凶手的画像。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看监控,毛利部长。”上杉宗雪沉声说道:“既然是剧场型犯罪,那么犯人肯定是事先在犯案现场附近反复演练过,而且不是有提到,凶手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么?”
“既然如此,那么他要熟知附近的监控探头,就必定要事先进行过踩点才对。”
上杉宗雪侃侃而谈:“既然这三个案都是同一个人干的,那么监控录像肯定会记录到这个人之前在犯罪现场附近反复踩点的画面,甚至事后都会出现她来欣赏她作品的情况。”
“嗯…………”刑事部长毛利苦笑道:“这倒是最容易的,虽然第一案到现在大概过去了半个多月了,我们可能要回溯看几百个监控,一个月的录像,但这是辛苦活,好做。”
前文也说了,日本警察最擅长的就是人海战术,无非就是下苦力嘛,三亿日元大劫案可以前后排查了几个月,看点监控算什么,如果看监控可以破案,明天警视厅就可以下令召集几千个警察一起看监控。
这个没问题。
“第二,剧场型犯罪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正式作案之前,很有可能经历过彩排。”上杉宗雪接着说道:“你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第二案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第三案发生在女厕所里。”
“仅凭这点,我们不可能肯定作案的就是一个女学生,上杉君,这太违反常理了!”毛利部长还是皱眉。
“我不是说这个。”上杉宗雪打断了毛利部长的抗拒之语:“我是说,我们应该调查,事发之前,在千叶县有没有出现过一些奇怪的事情?”
“那可能就是凶手正在彩排,公安调查都只是朝着暴力团极端组织的方向去。”
“这个可以,我会责成千叶县警察本部进一步侦查的。”毛利部长这才松了一口气。
“最后,我们需要转变调查方式,之前放学路过的学生们不应该是排除调查的目标了,毛利部长,我们能向千叶县,尤其是千叶市的学校要求进入校内协助调查么?”
然而,听到上杉宗雪这个要求之后,毛利部长却摇了摇头:“上杉君,且不论你的推论有没有实据,你知道,如果我们联合特搜本部将搜查转向学校方向,并怀疑是未成年人作案,将掀起何等的波澜么?”
“未成年人这一领域,一直都是法律的最大禁区之一,我们对学校的任何搜查行动都将引起所有家长的恐慌,每个学校后面都有校董会,校董会后面是大量的当地政门世家、企业组织。”
“而且,你说凶手是个女性的未成年学生。”毛利部长听了之后忍不住使劲摇头:“别的不说,一个未成年的女学生?丰富的杀人处理尸体和反侦察经验者?上杉君,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么?”
“我要是敢在联合特别搜查会议上这么说,明天警察厅就会空降一个天官取代我的位置,后天我就会上报纸的头版头条。”毛利部长摇头:“这一点,请恕难从命!”
“啧!”上杉宗雪对此气愤不已,却也无话可说。
他这次硬不起来,是因为他自己也对这个结果感到万分迷惑。
先等第一案和第二案的尸体送到吧。
“等一下。”
轻柔的话语声悄然响起。
上杉宗雪的论述和判断,旁边的美波大小姐全程都听在耳中,警视厅之颜稍微平息一下心情,微微地深呼吸。
她包裹在80d冬季加厚黑色连裤袜中的33码玉足足尖不自觉地抖动,跟随着上杉宗雪的话语,足跟从鞋帮中脱落,鞋尖被足尖勾着,一挑一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