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春节更是进一步扩大,在唐睿宗时期,皇帝不仅春节期间放假7天,还取消那段时间的夜间戒严。

在唐朝,人们制作了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的火树,让市民们逛灯会整整三天三夜。

人们可以制作贺年卡,观瞻送穷神的活动。

宋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话是王安石说的,也说的是宋朝的春节。

到了宋朝春节的时候,人们开始流行吃饺子,还流行吃东坡肉和屠苏酒。

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纸包火药做成的爆竹也同样开始盛行。

除此之外,宋朝时期春节开始开放赌禁三天,那个时候皇帝会任百姓们自由娱乐。

现在人们过节打的麻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发源。

元朝。

到了元朝,由于学习了汉家仪制,春节变得更加隆重盛大,每年正月一号,百官在崇天门下也是夜晚五更入朝。

皇帝皇后入座大明殿,等到报时之后,皇帝皇后会携百官向天地鞠躬,宣布新一年的到来。

在那时,腊八粥成为春节的重要食品,人们在这一天吃粥,供佛,祭祖祈求来年消灾赐福。

在那个时候,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街上的茶馆、酒店勾栏院等地方游览聚会。

大街小巷会出现许多临时用芦苇编成的店铺,进行年货买卖。

明朝。

到了明朝,过年的习俗已经十分成熟,而且隆重。

在京城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云集,大街小巷会出现许多临时用芦苇编成的店铺,进行年货买卖。

明朝。

到了明朝,过年的习俗已经十分成熟而且隆重,在京城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云集。

东安门外北大街的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在过年时,宫中会蒸馒头,皇帝会象征性的吃一些,其他的会赐给大臣,大臣们会将馒头供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对它三叩首。

清朝。

在清朝春节,女子也喜欢结伴出游,民间称之为‘走百病’。

庙会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在清朝的春节大大小小的庙会被举办起来。

庙会中地摊林立,珠宝,书画,古董,碑帖,首饰,食品摊位样样尽有。

卖艺杂耍戏曲表演种类丰富,供人们购物赏乐,而乞丐们也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们三五人为一对,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于门外亭处,用来乞讨金钱。

而如今,春节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是回家看望父母亲人朋友?

是回家团聚?是回家相亲?

是回家休息?是看个春节晚会?

是显摆一下过去一年在外的成就?

是打算明年的计划?好像都是,但是又好像无法完全代表。

也许,春节才是凝聚华夏儿女的最强力量。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五千年来华夏民族团结的纽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