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好纠结,屈原安的这个罪名他还真不敢担,毕竟他确实没什么能力,立身之本也全靠先王的威望,没了先王他什么都不是。
两边都不好得罪,一拍脑门,楚怀王跑了,跑出去度假了,让他们自己斗去,他不参与。
秦胜:……
秦淮书:……
秦胜已经能感受到那些支持变法和合纵的大臣们有多绝望和窒息了。
摊上这么位君王可真是……
难怪楚威王死的时候眼睛都合不上,死得那么不甘心,原来是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这样的乱世出了楚怀王这样一位国君,楚国大好河山交到他手中,不走下坡路才怪了。
张仪也是费了好一番波折才见到这位传说中的楚国新王,与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只为秦楚修好,不为别的。
楚怀王提出要求,只要秦国能归还被司马错夺走的楚国大粮仓房陵,他就答应退出合纵与秦国结盟。
张仪想都没想拍板同意了,当场签订盟约。
可要盖章时他却说他的丞相印在咸阳没带来,楚怀王让人去取,他又说印是死的,人是活的。
反正就是没在盟约上落章,可楚怀王还真就信了他的鬼话。
事情到这秦胜已经很清楚楚怀王是怎么被骗的了,虽然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有出入,但楚怀王的愚蠢却都大差不差。
他叹了口气,看着纸上的文字有些感慨:“纵横家之术被称为诡诈之术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明白兵不厌诈的道理,但是在所有人都遵守盟约谨遵诺言的情况下有人贸然打破这种约定俗成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楚易安喝了口气歇了歇嗓子,也叹气:“是啊,所以孟子看纵横家们不顺眼。”
“虽然张仪分化了各国减少了秦国的损失,但他作为秦国丞相却以欺骗的手段对付楚怀王,这让其他诸侯国看到了秦国的不择手段和诚信缺失。”
“本身各国的交往都是建立在利益和诚信的基础上,这种道德沦丧和诚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让战国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了。”
“各国之间的盟约也变得非常脆弱,对彼此都充满了防备和不信任。”
不过不管怎么说,张仪都确实将局势导向了对秦国更有利的局面。
楚怀王与张仪签订盟约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屈原和黄歇愤怒的指责他被骗了,他应当立即撤除盟约,派出合纵联军。
楚怀王也很生气,我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房陵,我何错之有?
屈原气得要死,言尽于此,夫复何言?说完拂袖离去。
好不容易等来了苏秦,屈原与他说了楚国的事,苏秦毕竟了解张仪,一听就知道楚怀王被骗了,张仪肯定不会真将房陵还回来。
屈原觉得张仪太出格了,居然拿邦交大事行骗,传出去还怎么立足?
苏秦却不这么觉得,大家都算计来算计去的,为了生死存亡所有人都无所不用其极,自家昏庸能怪对面狡猾吗?
思来想去,他很快有了主意。
只要张仪的骗局大白天下,楚怀王定然恼怒,一旦联兵攻秦,他就是想变也变不了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