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羽国为临沧国大军特设的营帐内,烛火摇曳。镇远大将军李霄眉头紧皱,端坐在案几前,手中握着毛笔,却迟迟未落笔。面前的宣纸洁白如雪,似乎正静静等待着他内心纠结的答案。
回想起与李雍的谈判,李霄心中满是顾虑。他深知收复被碧蓝国占领的临渊城和望海城,绝非易事。这不仅意味着要投入大量兵力,冒着无数将士生命危险,还需长途跋涉,解决粮草补给、地形不熟等诸多难题。
沉默许久,李霄长叹一声,终于提笔蘸墨,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陛下钧鉴,臣今于凤羽国,遇棘手之事。”他详细描述了与李雍的对话,将凤羽国愿割让临渊、望海二城,但城池被碧蓝国占据的情况如实汇报。“凤羽国丞相李雍称,愿全力协助我军,提供城防图与向导。然收复二城,需付出巨大代价,胜败亦难料。若不答应,恐伤两国和气,有负陛下援救凤羽国之初衷;若答应,诸多风险,臣实难抉择。”
李霄笔下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谨慎与忠诚。他深知皇帝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国家兴衰。在信的末尾,他写道:“此事重大,臣不敢擅作主张,恳请陛下明示,臣当谨遵圣谕,万死不辞。”
写罢,李霄吹干墨迹,仔细将信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印,盖上自己的印章。随后,他唤来一名亲信侍卫,严肃叮嘱道:“你务必将此信亲手呈交陛下,日夜兼程,不得有误。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侍卫领命而去,李霄望着营帐外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他默默祈祷皇帝能做出正确决策,引领临沧国在这场复杂的外交与军事博弈中,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
临沧国的皇宫,暖煦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御书房的金砖地面,映出粼粼金光。临沧国皇帝卫华章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宽大龙椅上,正审阅堆积如山的奏章。
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又恭敬的通报声:“陛下,凤羽国加急密信,由李霄大将军亲信送来!”
卫华章手中朱笔猛地一顿,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严肃,抬眸,目光如炬:“快呈上来!”
太监小步快跑,双手高高捧着带火漆封印的信件,小心翼翼递到皇帝面前。卫华章接过信,手指轻摩信封上李霄的印章,眼神闪过复杂神色。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文字。
随着阅读深入,卫华章眉头越皱越紧。他时而眼神凝重,时而眸光闪烁,似在权衡利弊。看完信,他沉默良久,缓缓靠向椅背,闭上双眼陷入沉思。
许久,卫华章睁开眼睛,眼神闪过决然。他猛地一拍龙案,震得案上笔墨跳动:“来人!”
一名侍卫迅速出现在书房门口,单膝跪地:“陛下有何吩咐?”
“宣兵部尚书包文夏、丞相王崇即刻入宫,朕有要事相商!”卫华章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卫领命而去,卫华章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封信,喃喃自语:“这凤羽国的算盘打得倒是精妙,可朕也绝非等闲之辈……” 他眼神闪烁着智慧与谋略的光芒,显然,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决策,即将在这御书房中展开。
在临沧国都城的一处幽静府邸中,楚离正于庭院内悠然踱步,看似闲适,实则满心忧虑。微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角,却吹不散他眉间的愁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