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羽国那气势恢宏却此刻被阴霾笼罩的皇宫之中,楚萧面色阴沉似水,高坐于龙椅之上,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手中紧攥的,是楚离从临沧国寄回的信件,薄薄的信纸,此刻却似有千钧之重。
楚萧的目光仿若锋利的刀刃,一寸寸在信纸上划过。当看到临沧国提出的两个条件时,他的眼眸瞬间闪过一抹狠厉,旋即被无尽的愤怒所填满。“荒唐!这简直荒谬绝伦!”他猛然发力,将信狠狠摔在地上,那清脆的声响在空旷的大殿内不断回荡,震得大殿两侧的烛火都晃动起来。
“割让两座城池?还妄想把楚离留下继续当质子?临沧国当朕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吗!”楚萧的胸膛剧烈起伏,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微微抽搐。
下方的一众大臣们,此刻皆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殿内一片死寂,安静得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唯有楚萧粗重的呼吸声在大殿内回响。
“陛下,恳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眼下我凤羽国被碧蓝国军队重重围困,形势危如累卵,犹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覆灭。临沧国的兵力,对我们而言,是解燃眉之急的关键啊。”终于,丞相李雍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迈出一步,声音因紧张和敬畏而微微颤抖。
楚萧闻言,如利刃般的眼神瞬间射向李雍,怒声呵斥道:“哼,怎么?你竟想让朕答应这般屈辱的条件?两座城池,那是我凤羽国无数百姓的栖息之所,是祖宗历经无数艰难困苦打下的江山基业,朕怎可轻易拱手让人?”他稍作停顿,语气虽稍有缓和,却仍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至于楚离,虽说他在朕众多皇子中并非最受宠的,可他毕竟流淌着我皇家的血脉,朕又怎能忍心将他弃于敌国受苦!”
李雍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地,额头紧紧贴在地面,声音带着几分哀求:“陛下圣明,老臣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可如今若不答应临沧国,他们决然不会出兵相助。没有援兵,我凤羽国拿什么抵挡碧蓝国如狼似虎的攻势?到那时,国将不国,一切荣华富贵、江山社稷都将化为乌有啊。”
楚萧紧咬着牙关,脸上神色不断变幻,显露出内心的极度挣扎。他又何尝不清楚当下局势的严峻?碧蓝国的军队好似汹涌澎湃、无穷无尽的潮水,将凤羽国的各处关隘围得水泄不通。国内兵力在连日的激战中损耗巨大,军队疲惫不堪,物资也逐渐匮乏。若再无援兵,凤羽国的败亡或许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陛下,臣以为不妨暂且答应临沧国的条件,先解眼前的燃眉之急。待成功击退碧蓝国后,我们再从长计议,寻找机会夺回城池,解救楚离殿下。”一位年轻的武将按捺不住,挺身而出谏言道。
“哼,说得倒是轻松!”楚萧冷哼一声,眼中满是轻蔑与不屑,“一旦答应,那两座城池就如同落入虎口的羔羊,有去无回。而楚离留在临沧国,他们必定会将他视为重要筹码,百般刁难,他的性命随时都有危险。”
此时,殿内再度陷入一片沉默,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却无人能再提出更为妥善的办法。楚萧望着下方鸦雀无声的臣子们,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却又感到深深的无力与无奈。他在龙椅上缓缓坐下,眼神空洞地凝视着大殿的穹顶,思绪如一团乱麻,纠结缠绕。到底该如何抉择,才能带领凤羽国摆脱眼前这生死绝境,他的内心充满了迷茫与煎熬 。
突然,楚萧目光一定,像是下定了决心。他猛地站起身,扫视着殿下群臣,沉声道:“割让城池之事,绝无可能!但……若临沧国坚持要质子,便让楚离暂且留下。朕会派遣精锐暗卫潜伏在临沧国,寻机接应楚离。至于眼前的战事,诸位爱卿再仔细商议,务必想出御敌良策,朕就不信,我凤羽国没有临沧国的支援,便要亡国!” 说罢,他大袖一挥,转身快步离去,只留下大殿内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心中各自盘算着应对之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