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策略研讨
京城东郊的营帐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与帐外呼啸的寒风和铅灰色的苍穹形成鲜明对比。牛油蜡烛的火焰跳跃闪烁,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营帐的帷幔上,影影绰绰,仿若一幅神秘的战争图绘。王柏端坐于主位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深邃而坚定,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引领着众人前行的方向。此刻,他召集了抗敌联盟的核心成员以及朝廷智囊,一场关乎大乾生死存亡的战术策略研讨大会,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众人围坐于一张巨大的实木桌旁,桌上摊满了地图、情报卷宗以及各类兵书古籍,纸张的沙沙声与众人低声的议论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凝重的氛围。江湖豪杰们身着劲装,腰间佩剑,眼神中透着豪迈与无畏;朝廷官员们则身着官袍,头戴乌纱,神情严肃,尽显运筹帷幄之态。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一位名叫赵猛的江湖侠客,他身形魁梧壮硕,满脸胡须犹如钢针一般根根直立,声若洪钟,震得营帐微微颤动:“王将军,依我之见,咱们当下应主动出击,直捣黄龙!神秘组织如此猖獗,我等岂能坐以待毙?与其被动防守,不如集结优势兵力,趁其不备,一举攻入他们的老巢,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说罢,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跳了一跳,溅出些许茶水,可见其心中的激昂。
“赵兄所言,虽勇气可嘉,却未免太过莽撞。” 说话的是朝廷的一位年轻谋士,名叫苏文,白面书生模样,手持一把折扇,轻轻开合间,带出几分儒雅之气,“神秘组织行踪诡秘,老巢所在至今尚未完全探明,贸然出击,万一陷入敌人的圈套,我军必遭受重创。依我看,不如分兵坚守,以逸待劳。凭借京城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我军的粮草储备,拖垮敌人的锐气,待时机成熟,再行反击。” 他微微摇头,眼神中透着对局势的冷静分析。
赵猛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站起身来,双手握拳:“你这书生,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等江湖儿女,最不惧的就是风险,瞻前顾后,何时才能击退强敌?”
苏文见状,也不示弱,站起身来,迎向赵猛的目光:“赵大侠,打仗并非仅凭一腔热血,需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你这般冲动,莫要连累了全军将士。”
一时间,营帐内气氛剑拔弩张,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点头表示赞同赵猛的观点,认为主动出击方能掌握先机;有的则倾向于苏文的提议,觉得稳扎稳打更为妥当。
王柏抬手轻轻一挥,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沉稳而平和,缓缓开口道:“两位莫要争执,你们所言,皆有可取之处。主动出击,可彰显我军士气,打乱敌人部署;分兵坚守,亦能保存实力,待机而动。但如今的局势,复杂多变,绝非单一战术所能应对。” 他站起身来,踱步走到摊开的地图前,手指沿着京城周边的山川河流、关隘要道缓缓划过,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
“诸位请看,京城乃大乾心腹之地,周边地势险要,既有高山峻岭可为天然屏障,又有河流纵横可阻敌行军。我们既不能盲目冒进,也不能消极防守。” 王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魔力,“依我之见,可结合两者之长,制定一套灵活多变、攻防兼备的作战方略。”
他微微侧身,看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问道:“李将军,您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对于京城周边的防御布局,定有独到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李将军微微欠身,清了清嗓子,沙哑着嗓子说道:“将军所言极是。老臣以为,可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布置一支精锐部队,依托地形,构筑坚固防线。这四支队伍相互呼应,互为犄角,一旦有一方遇袭,其他三方能够迅速支援,让敌人无机可乘。”
王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将军此计甚好。如此一来,既能确保京城的安全,又能对来犯之敌形成威慑。” 他又转身面向众人,“不过,光有防守还不够,我们还需一支奇兵。” 说罢,他指向地图上一处山谷,“此处,名为断魂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谷内道路错综复杂,犹如迷宫。我们可选派一支身手矫健、熟悉地形的江湖豪杰组成的奇兵,潜伏于此,一旦敌军主力出动,向京城进发,他们便可从侧翼或后方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