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维光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文章,并主动参与到反抗运动中来。进步人士们纷纷响应,他们秘密地传播陆维光的文章,扩大了他的影响力。尽管敌人多次试图封锁他们的声音,但真理的声音终究无法被压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写的,一定要找到!找到以后,不用审问,不听解释,也别来求情,直接行刑!”毛齐五得知这件事以后虽然没有大拍桌子,可也被文章气的不轻,还是高景渊打去了电话劝阻,让他给点时间,找出始作俑者,毛座这才答应,“给你们三天时间,不然就把你们当共党行刑!”

陆维光得知军统的威胁后,心中并没有丝毫畏惧。相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更加坚定的决心。他知道,敌人越是愤怒,越说明他们的揭露工作起到了作用。

回到住所,他迅速召集了几个核心成员,商量应对之策。“我们必须加快行动,”陆维光说道,“军统已经下了最后通牒,三天时间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散注意力,不能让他们轻易找到我们的踪迹。”李明提议道,“可以考虑在其他城市发布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制造假象,误导他们的视线。”

“这个主意不错,”王芳点头表示赞同,“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更多的真相公之于众,让民众看到我们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确凿证据支持的。”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继续通过隐秘渠道传播最新的调查结果,另一方面在其他城市散布虚假信息,扰乱敌人的判断。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启动备用措施。

第二天一早,陆维光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一边撰写新的文章,一边指挥团队成员执行各项任务。虽然时间紧迫,但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敌人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搜查。毛齐五派出了大批特务,在各个报社、印刷厂和交通要道进行排查。然而,由于陆维光等人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所有线索都被巧妙地隐藏起来,敌人一无所获。

就在第三天即将结束时,陆维光收到了一份重要情报——敌人已经锁定了几个可疑目标,并准备实施抓捕行动。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必须尽快转移。他迅速通知所有人撤离到安全地点,并销毁了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物品。

夜幕降临,陆维光站在新住所的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街道,心情复杂。虽然暂时躲过了敌人的追捕,但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一次小小的胜利,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果然,没过多久,毛齐五再次发难。这次,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搜捕,而是动用了更加强大的力量,试图从源头上掐断陆维光等人的反抗之路。他下令封锁了各大报纸的发行渠道,禁止任何不利于政府的消息传播,并对那些曾经支持过陆维光的人进行严厉打压。

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许多人选择了沉默。然而,陆维光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决心与敌人抗争到底。

为了突破封锁,高景渊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地下电台向全国广播真相。安怀霁得知这个计划以后,当然明白,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但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事实真相,他们愿意冒险一试。

经过安怀霁和安慧敏等人的精心筹备,电台终于建成并投入运行。每天深夜,当人们进入梦乡时,陆维光的声音便会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最残酷的事实,唤醒了一个又一个沉睡的灵魂。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正义的斗争。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进步知识分子,都纷纷站出来声援陆维光。社会各界也逐渐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迫使当局不得不考虑一下一般民众的声音,哪怕是表面的。

尽管遭遇重重困难,陆维光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坚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而他自己,则会在这场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直到最后一刻。

然而他终是没有逃过,两个月后,毛座得到情报,陆维光在闸北现身,打了个电话给安怀霁,但他也告诉安怀霁,让他立即去把人带回来,就地审讯。

安怀霁得知以后,虽然应了下来,但他找来了高景渊,让他必须在大部队赶到以前必须找到陆维光。高景渊得知以后,立即开车出发,终是在六大埭仓库找到了陆维光,简短的告诉了陆维光情况紧急,并告诉他,现在必须按照自己的话做,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陆维光听后,明白高景渊的意思,立即跟他上车,可两人怎么也想不到,宁国大厦的制高点竟然藏有狙击手,显然不是安怀霁所安排,在车子行驶到附近时,一声枪响,结束了陆维光的生命。

高景渊立即下车,找到了狙击手的位置,他认得这个狙击手,是毛座从军中挖来的,也是个老兵,参加过抗战,但现实可不允许高景渊有这样的想法,终究是朝着移动中的老兵开了一枪,一声悲鸣,老兵应声倒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