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都城也从来不缺新热闹。

霍不疑和凌家的事情,随着他低调离京,很快被淡忘。

后续的处理收尾也都走的很快,大概是大臣看出了陛下的意思,顺从圣心,速速翻篇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崔琢近日心情确实不错。

为了避免太子沉湎于悲痛之中,她联合宣后,开始大力推动太子和曲泠君的婚事。

这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曲泠君在别院都快半年,也过了风头,便回了曲家筹备,这时候成婚正正好好。

迎娶仪式不大不小,不算奢靡,也不失了体面。

文帝对这个新任太子妃非常满意,其他人也没什么好挑毛病的,因此上上下下,一片和乐。

宴席过半,众人都四处走动起来,来来往往的,看的人眼花缭乱。

崔琢应付了不少人,酒也喝了几盏,最后溜溜达达,转到了袁慎那边。

他边上几个人见状笑着离去,大殿之中可算留出一点净土。

“崔将军不是海量嘛,怎么,到我这来躲酒?”

袁慎侧目看她,笑着打趣。

崔琢实际上酒量一般,他是知道的。

她只是从来掩饰的很好,看起来喝的不少,又足够豪爽大方,让人心里舒服喜欢。

他崇敬她的功绩,也心疼光鲜下的不易,每每发现这样的细节,都忍不住对她更好一些。

崔琢自然的给自己打了盏酒,

“几个海也架不住这么多人啊,再说了,我是乐意和你喝”

她举起酒盏,一本正经敬袁慎酒,

“袁侍郎近来很是勤勉,陛下可夸了你不少,我是诚心诚意要敬你一杯的。”

袁慎笑了下,无奈接受。

*

他是自己想勤勉的吗,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案子。

寻常事情自然是不会报到都城来的,可偏偏最近御史们格外卖力,清查了许多地方官员,还有几个公侯之家犯事……

可仔细想想,一切都是合理的。

左修年出事,御史台无形中也就变动重组,派系之间争高下,个人互相争先后,于是一个个的,像炸了锅的沸水,都积极起来。

也不参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了,也不没事找事,看别人不顺眼了,都可劲儿的追求够大够炸裂。

廷尉府心里骂人,面上还是在老老实实加班,职责所在没办法,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闲的时候,一圈人能围着几十年前的前朝旧卷宗聊天,忙的时候,各个州郡调卷宗,数个衙门来回跑,连大牢都住的满满当当。

*

崔琢对此是乐见其成的。

早知道倒下一个左修年,就能让朝野上下积极起来,肃清吏治,她第一个查左家。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掉坏萝卜旧萝卜,才能长好萝卜新萝卜。

甚至蝴蝶效应也好,乱成一锅粥也好。

谁让她还喜欢所有人都忙前忙后、各司其职的样子。

至于趁机交好卖人情,安插几个眼线钉子,那都是呼吸喝水一样,顺手的事儿。

别人一家几十上百口人,处处使力,她崔家才几个人,自然得更努力一点喽。

*

这两人的婚期在什么时候呢。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依大臣们看,这桩婚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再完美不过,若是换了自家,也希望能结这样的亲。

依文帝看,这两个人珠联璧合,天生一对,放到后世也是美谈,他更是明君仁主,对功臣如此厚待,开明且没什么疑心病,千古一帝不过如此。

依崔袁两家看,就是两个难搞的家伙突然良心发现,赶快成婚为好,迟则生变。

……

“所以,婚期你打算定在什么时候?”

袁慎展开卷轴给她指,

“这是族中选好的良辰吉日,最早的在四个月后,最晚在明年秋日,要是都不满意,我让他们再看看?”

他们两个年岁都不算小了,因此定了婚后就开始筹备成婚,袁慎倒还好,崔琢这种四处跑的,可不得好好挑挑时间。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