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座有什么缺点?

好色?有一点。贪财?有一点。

但是,这些都不是致命的错误。

上位者,这些都是小节。

处座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贪权。极度喜欢揽权。

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着如何拓展特务处的势力。

喜欢插手其他部门的事。

喜欢将手伸到其他部门。

恨不得将所有人,所有权都抓在自己手中。

现在是复兴社时期,哦,现在是军调局二处了。还没有那么疯狂。到38年军统成立,那就不得了。

只要能够伸手的地方,处座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只要是能够安插自己人的岗位,都要安插进去。

所以,什么缉私处,什么运输署,都是军统在把握。不给别人走私。但是军统自己拼命走私。

可想而知,这是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又会得罪多少人。

这个致命的缺陷,还体现在忠义救国军的疯狂扩张上。

从38年开始,处座就疯狂的扩展私人军队。

利用军统的特权,积极的成立忠义救国军。

忠义救国军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战绩。但是人数却发展到了将近十万。霸占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其他的老军头眼能容忍?

就是汤恩伯、胡宗南等人,也暗中忌惮。

特别是处座的死对头陈诚,肯定是要经常给老蒋谏言的。

最终,老蒋开始猜忌……

这就给后来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接管警署?”

“是的。”

“处座亲自去?”

“处座已经到了。”

“哦……”

张庸深呼吸。

没办法,他需要冷静一下。

处座这么急切,想要将警署揽在自己的手里吗?

华北这边的二十九军能答应?

警署总长李士珍能答应?

感觉处座有点操之过急了。正在得罪人。

不过,这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赶过去。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处座的决定。

只有无条件支持。

“滴滴!”

“集合!”

“集合!”

急促的哨子声响起。

所有人急急忙忙的出来集合。全副武装。

张庸忽然看到李伯齐。

咦?

看李伯齐的神色,似乎不知道这件事?

古怪了。

处座难道没有通知他?

越过李伯齐,直接通知自己?这是要将李伯齐架空?

李伯齐得罪处座了?被发配坐冷板凳?

还是又有红党嫌疑了?

“组长……”

“你们要去做什么?”

“处座命令我们立刻去警署,和他一起接管警署。”

“那你们去吧!”

“组长,你不知道这件事?”

张庸直白的问道。

他需要确定一件事。就是李伯齐是不是又被怀疑是红党了。

如果是,自己也得早做准备。时刻跑路。

没有李伯齐顶着,危险。

“处座没有通知我。”李伯齐平静的回答,“我不知道也好。”

“这能有什么好的?”张庸感觉事情不妙。

李伯齐真的被怀疑了?

被冷藏了?

那自己也懒得去了。没意思。

自己一个小人物,也不求闻达于诸侯,搞点小钱钱即可。

接管天津卫警察署,绝对不是小事件。这个事情的手尾会很长很长的。可能百十年后,都会被人拿出来提点。

既然如此,自己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去干吗?

抢处座风头?

反正,情况不对,自己坚决不出头。

“你不懂。”

“那你详细说说。”

“我不知道此事。万一有什么变故,处座可以让我出面收拾。”

“那不是应该让你去接管。你是下级。万一情况不对,处座再出来收拾吗?”

“所以说你不懂。”

“不是……”

张庸是真的不懂。

后世的操作,都是下级,或者副职出来顶雷的啊!

不过,看李伯齐的神色,似乎也不像是胡说八道。

“那是好事还是坏事?”

“都不是好事。”

“那……”

“处座在和李士珍较劲呢。你专心做你的事。”

“是。”

张庸豁然开朗。

就说处座怎么要亲自出马。原来是要李士珍的好看。

这个警署,本来应该是李士珍管辖的。李士珍是警署总长啊,全国的警察系统都归他管。

和老资格的李士珍相比,处座其实是小学生。

然而,处座楞是用自己的权力,将杭城警察学校变成了复兴社特务处的培训班。将里面的毕业生都调拨到了复兴社特务处。等于是在挖李士珍的墙角。李士珍当然不爽。

好在,警察学校毕竟是警察学校。

杭城警署,还是掌握在李士珍的手里的。李士珍和宣铁吾联手,让处座在杭城也无计可施。

但是现在,处座已经不满足掌控学校。他要掌控天津卫的警署系统。

这等于是直接将爪子伸到李士珍的碗里来了。李士珍当然不能忍。肯定会反击的。肯定会跑到老蒋面前去告状。

然而,处座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是有底气的。

这个底气就是,李士珍鞭长莫及。他没办法影响天津卫的人和事。

可是处座本人在天津卫啊!

近水楼台先得月。处座本人亲自出马,自然方便行事。

而且……

隐隐间,张庸感觉和自己有关。

二十九军的高层,肯定不欢迎复兴社特务处的到来。可是,欢迎他张庸啊!

话说,他张庸来到天津卫以后,忙前忙后的,抓日谍,又是搞钱,又是搞装备的。二十九军也得了不少的好处。

考虑到他张庸的因素,将天津卫的警署,送给复兴社掌管,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是前提是,他张庸必须到场。别人就看他张庸的面子。如果张庸不来,那肯定不行。

汗……

忽然感觉自己好重要。

居然在无意中,能够影响一座城市的警署易主。

自己是应该很高兴呢?高兴呢?

其实感觉哭笑不得。

自己忙的不亦乐乎的,算是火中取栗吗?

“张庸!”

忽然听到李伯齐严肃的叫唤。

张庸急忙立正。

好久没听到李伯齐这么严肃的语调了。

这个老家伙,以前说话,都是阴阳怪气的,最近难道转了性子?

“组长,你说!”

“这是好事。放手去做。”

“是。”

张庸答应着。然后疑惑。

你刚才还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怎么现在忽然又变好事了?

哎,做领导就是牛皮。

一会一个样。说好是你。说坏是你。正说反说都对。

真是官字两个口,怎么说都行。

李伯齐无奈叹息一声,这个张庸,其实一点都不蠢,就是懒得去想。

“处座揽权,会导致祸端。”

“但是,咱们复兴社控制了警署,至少可以保证,警署系统内部没有汉奸。”

“也可以威慑其他人。再也没有谁敢轻易的去做汉奸。”

“这不是好事吗?”

李伯齐耐心解释。

张庸这才明白过来。哦。你说的是民族大义啊!

那倒是。从全国形势来说,华北的局势,只会越来越糟糕。现在仅仅是开始。日寇二二六兵变以后,会更加困难。日寇内部剧变以后,行为更加极端,更加倾向于采取战争方式直接侵略华北。

战争,一触即发。

事实上,20个月以后,卢沟桥就正式开打。

复兴社现在接管警署,其实也只有20个月的和平时间。七七事变以后,斗争就要转入地下了。

但是,复兴社接管,至少能做到一点,就是绝对不会投降。

以后的军统高层,被抓捕以后投降的人,确实有。王天木、陈恭澍都是。但是,主动叛变投敌的,几乎没有。

事实上,几乎每个军统特工的手里,都有日寇的性命。

更多的是,军统特工和日寇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军统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也不是一点贡献都没有的。和日寇,那是真的打。杀的日寇相当多,自身损失也很大。上海站这些激烈交战的站点,特工都不知道换了多少茬。

基本上是前面的一批死光了,后面又补充一批上来。死光又补充。死光又补充……

单纯从抗日功绩上来说,军统可以甩中统十八条街。

“不能有第二个曹建章。”

“是。”

张庸回答着。忽然突发奇想。

要不,让李伯齐来做这个警署署长?李伯齐完全有这个资格啊!

如果是换其他人,二十九军方面未必会同意。但是李伯齐就有可能。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他张庸坚持,就有希望。我就是要李伯齐来做署长,你们自己看着办!

“组长,要不,你去做署长?”

“为什么?”

“我估计处座推荐其他人,北平那边未必同意。”

“那我呢?”

“只要我坚持。应该有希望。”

张庸也不讳言。

以自己和二十九军的关系,肯定有商量余地。

如果那边不答应,那自己就磨洋工。有好处也不通知二十九军了。别说我张庸小气。我本来就小气。

“你这是想累死我?”

“能者多劳。”

“拉倒吧。我现在就一大堆事,都忙不过来了。托你的福,我今年的休假估计又要全部泡汤……”

“组长,你就别想休假了。”

“凭什么?委座提倡的新生活运动,规定是五天工作制的。我每个星期都有两天公休的……”

“你还想休假?”

张庸瞪眼。他也不怕李伯齐阴阳怪气。

他和曹孟奇都习惯了。被骂完就没事。

“你不想?”

“我不想。”

“你……”

李伯齐被噎住。

张庸暗暗得意。

你想休假?做梦!我都不答应!

处座也不会答应!整个复兴社都不会答应!还想双休?美得你!

“你应该早点结婚?”

“关结婚什么事?一日没将日寇赶出中国,我都不会结婚!”

“你……”

李伯齐板着死人脸。无语。

张庸内心那个畅快啊!叫你天天训我,现在轮到我教育你了。

我的理由那么冠冕堂皇,谁敢反驳?哈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日寇一日未除,我都不结婚。多豪言壮语!

各位姑娘们,你们都听到了哦。不是我不想和你们结婚。是我立下了雄心壮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所以,结婚的事,你们就不要想了……

“我回头就跟处座建议。”

“你i……”

“那我去了。”

“滚!”

“是!”

张庸立正敬礼。然后带队出发。

将所有的车辆都全部带上。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达警署外面。

将林北秋也带上。这个家伙是名正言顺的天津卫警署探长。在警署里面也是小有名气的。希望可以帮助稳定局势。

远远的停车。

感觉情况有些诡异哦。

里面仿佛一个警察都没有。似乎都没有上班。

然而,地图提示,里面是有人的。大部分的房间里,都有那么一两个白点在晃动……

等等!

里面居然还有三个红点。

张庸皱眉。

三个日寇?

是潜伏在警署里面的吗?

日谍居然都潜伏到警署里面来了?这么嚣张?

不动声色。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小人物。

在天津卫警察署,张庸只认识林北秋一个人。哦,还有一个郑松。

转头问林北秋,“郑松还在吗?”

“没看到。”林北秋摇头,“说是好多天没有上班了。”

“是吗?”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郑松和曹建章关系密切。曹建章做了那么大一件事,他肯定受牵连。

不敢来上班也是正常。否则,有可能被当场抓捕。

看到处座。

处座带着戴一策等人,正站在警署门口。

没有人出来迎接。

整个警署仿佛是空荡荡的,多少有点尴尬。

感觉处座还是有点急切了。应该先让下面的人打前站,处理好了,他才出面的……

不过,话说回来,处座如果不出现,谁能处理好?

“少龙!”

“到!”

张庸急忙回答。

来到处座面前。

“你,带人去将里面的人都驱逐了。”

“驱逐?”

“愿意留下来的,我们热烈欢迎。不想做的,立刻滚蛋。”

“是!”

张庸答应着。

看着空荡荡的警署。犯愁。

这要怎么搞……

怎么个驱逐……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处座既然都来了,绝对没有收手的可能。

此时此刻,张庸知道必须拿出杀手锏了。

今天无论是有什么后果,都必须将里面的人撵出来,然后列队欢迎。摆出“欣喜无比”的姿态,欢迎处座到来。

当即拿起扩音器。

“我是张庸!”

“曹建章是我抓的。他叛国投敌,已经被当场处决!”

“奉上级命令,我们前来接管警署!”

“和曹建章没有关系的,保证不会受到牵连。”

果然,这番话有效。

他张庸在天津卫闹了那么两三个月,警署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

连日本人都被他收拾的那么狠,何况是其他人?

这番话,明显就是在告诉所有人,不要捣乱。否则,没有你们的好果子吃。我张庸可不是吃素的。

终于,陆陆续续有人出来。开始列队。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就不再坚持。纷纷走出来。加入欢迎队伍。

唔,有点样子了。看起来确实是“热烈欢迎”。

但是,这还不够。还得加把火。

挥挥手。

带人冲进去警署。

做什么?

抓人!

抓那三个日谍!

天津卫警署大楼已经相当古老。

说是总警署,其实只有三层楼。还都是红砖结构。没有钢筋混凝土的。

在楼房的两侧,还有大量的平房。

如果放在后世,基本就是难民区。

穷。

当时的现状。

长期的战乱,哪怕官家也没余粮。

这种砖混结构的楼房,和平时期看起来倒是坚固。一旦遭遇战火,只能抵御步枪子弹的射击。

只要一发75毫米炮弹,就会被轻易摧毁。日寇的九二步兵炮也能做到。

事实上,日寇的九二步兵炮。直射能力并不强。口径小。炮管短。也就是比迫击炮的穿透力好一点。

如果是放在欧洲战场,白送都没有人要。

然而,用来打爆这种红砖房完全没问题。

张庸带人冲入一楼西面。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日寇。身上有武器。

“不许动!”

“举起手1”

那个日寇很快被包围。

他倒是镇静。茫然是看着众人。然后缓缓举起双手。

显然,他并不觉得自己已经暴露。

“带走!”

张庸也没有揭穿对方是日本人。

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杀鸡儆猴。让其他人都看到,不配合就是这样的下场。

我会抓人。

果然,抓了一个以后,其他人顿时坐不住了。

别人来势汹汹呢!

继续不合作的话,后果可能很严重。

终于,全部人都是乖乖的来到大楼前面。热烈欢迎复兴社特务处处座的到来。

处座趁机发表了简单,热情洋溢的讲话。

“啪啪啪!”

“啪啪啪!”

戴一策带头鼓掌。张庸跟上。

其他人反应过来以后,也是急急忙忙的跟上。

掌声最终非常热烈。

但是很快又沉寂下来。却是有人来了。

是一个少校军官。

带着大约一个排的兵力,全副武装。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

军方是要干涉了吗?

很多警察的内心都是暗暗的打鼓。

如果复兴社和军方发生冲突,他们就成了无辜的池鱼。可能很惨的。

“少龙!”

“是!”

张庸于是上前打招呼。他认识对方。对方是张克峡的副官。

这个副官倒是没有什么说话。他就是来打前站的。有资格说话的人还在后面呢。

不久以后,张云青来了。他就是军方派来的代表。

“张庸,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简单客套,张云青直白的问道。

“我们处座想要控制警署。”张庸也不掩饰,直言不讳,“天津卫不能出第二个曹建章。”

“你们和北平方面商量好了?”

“我想应该是吧。具体我也不清楚。你们有什么意见?”

“我们没什么意见。只有几个小要求。”

“伱说。”

“之前的那些老兵,希望都转成正式警察编制。”

“可以。”

张庸愉快的答应。

他本来就想这样做了。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之前的曹建章,投降日寇,背后不知道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复兴社接管以后,肯定是要清洗一番的。

必须将那些亲日分子都清除掉。然后补充新鲜血液。

必须保证警署的主流,是抗日。是不会投降日寇的。

问题是,复兴社特务处,没有那么多新鲜血液。那些宝贵的警校生,不可能补充到警署里面。

处座新成立的几个行动组,人员都还不满编呢!还到处挖人,怎么可能让他们去做普通警察?

所以,新鲜血液,必须就地解决。

正好,那些二十九军老兵、东北军老兵,就是最恰当的人选。

他们和日寇有仇。

他们绝对不会投靠日寇。

他们非常乐意打击日寇。

再也没有比他们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将他们充实到天津卫警署,绝对可以保证警署是坚决抗日的。

同时,补充二十九军的老兵,也能得到二十九军高层的支持。他们肯定不会反对。也不会反对编入东北军老兵。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老兵的战斗力真的不错。

新的警署,可能还要承担抓捕日谍的重任。毕竟是复兴社的一部分嘛!肯定得抓日谍。

从之前的经验来看,那些普通警察,根本就没有抓捕日谍的能力。

好像之前林北秋带的那些人,完全就是战五渣。

补充老兵以后,可能还要成立专门的抓日谍部门,专门抓日谍。

这个新部门的老大,不用说,绝对是他张庸。

没有人会跟他抢。也没办法抢。

谁抓日谍有他张庸厉害?其他人全部加起来,都不如他一半。

“你们准备派谁来做署长?”

“我不知道。”

“我们有个小小的建议。”

“你说。”

“李伯齐。”

“呃……”

张庸无语。

果然,有些事情,真的可以提前预料到。

都是老江湖。

各方面早就算计得清清楚楚的。

北平这边,果然看上了李伯齐。认定他就是唯一的合适人选。因为他是张庸的恩师。

嗯,可以这么说。因为张庸就是李伯齐带回来的。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师徒。

李伯齐做什么不重要。

有什么事,北平方面,首先要找的就是他张庸。他们也只认他张庸。

“其他人都不行。”张云青表明态度。

“好吧。”张庸没有异议。

这种事,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

当即回去,将对话原原本本的转述给处座。一字不漏的。

“可以。”

处座答应的很爽快。

他本来也是要李伯齐兼职的。只有李伯齐阻力最小。

拿下警署,是他扩展势力的第一步。他只想尽快搞定。造成既定事实。不想节外生枝。先让李伯齐接管再说。

“那我回复那边?”

“去吧!”

处座点点头。

张庸于是回来,转述给张云青。

张云青表示满意。于是,双方愉快的完成交接。敲定李伯齐担任署长。

“警署的经费,自然也是你们负责了。”

“这个……”

张庸很想说,没问题。

经费什么的,只要有日寇,收入就是源源不断的。

薅日谍羊毛,愉快至极。

川岛芳子那样的,只要抓一次,就能缴获大量的财富。十万大洋,足够警署运转好几个月了。

何况,以李伯齐的手腕,警署肯定有一些灰色收入的。

水至清则无鱼。习惯就好。

但是张庸不能做决定。处座还在呢!于是又回来报告处座。

处座表示可以。于是又回来转述。

张云青再也没有问题。

至此,交接完成。

二十九军默认了警署易主。由李伯齐担任署长。警署内部的事务,他们就不插手了。

“少龙。”

“到!”

“这里就交给你了。”

“啊?”

张庸愕然。

交给我?我又不是署长……

我也不懂啊!

“你先处理。”处座说道,“伯齐来了以后,你就交给他。”

“是。”张庸只好答应了。

处座就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看得出,他的心情极好。都没有怎么掩饰。

这是肯定的。

这是军调局成立以后,处座的第一次反击。

军调局的成立,绝对有李士珍在背后推波助澜。处座和李士珍关系恶劣,这一次算是明确的警告。

下次你李士珍再搞事,我就抢你的饭碗!

目送处座离开。

李伯齐还没有到来。放眼四周,好像……

咦?

自己又成山大王了?

那些集合起来的警察,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两三百人。

可想而知,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

信任?扯淡吧!

期望?更扯淡!

他们现在的心情,估计是惶恐,惶恐,非常惶恐……

谁也不知道他们会遭受什么处理。

搞不好,全部发配。

或者是全部撵回家。从此失业。

那些高层副署长什么的,一个都没有出现,显然是在观望。

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比曹建章还难对付。这种人,自己是搞不定的。但是李伯齐可以。李伯齐本身就是恶人。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服气的,尽管去找李伯齐的麻烦。嘿嘿。

“林探长!”

张庸忽然叫道。

林北秋木然片刻,才反应过来。

“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