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金少青心里稍微好了点儿,好歹知道点儿剧情走向。

唉,不过在这个时代,就算知道剧情能怎么样?

里面分两大阵营,一个是刘墉一个是和珅。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

左都御史,吏部天官,文华殿大学士。

太后御儿干殿下铁项金锁侯。

御史言官,太后御赐金狮镇纸,又封三千岁!

乾隆好几次都想办了他,但是没办法。

为官两袖清风,正直为民。

一心保着大清江山。

被有诗书画三绝之称的郑板桥称为当朝守门一相!

与当朝六王爷的掌上明珠霞儿格格以棋相会定终身。

终其一生恩爱有加,夫唱妇随。

嘉庆登基后,最后落得个有始有终,功成身退!

和珅,满洲正红旗钮钴禄善保,字致斋。

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才思敏捷,办事机巧。

乾隆的宠臣,历史上第一大贪官。

剧里和刘墉斗了一辈子。

即使乾隆知道和珅贪,还是依旧宠爱有加。

历史上的和珅可不是和电视上演的一样。

那是有勇有谋,有学识的人。

要不然只靠拍马屁能一直讨乾隆欢心?

富贵荣耀至极!

荣华富贵了一辈子。

生活奢靡,妻妾成群。

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最后知道嘉庆在搜集他的罪证。

更是敢派人刺杀。

还让周庆书冒充皇上,差点儿把真乾隆给办了。

要不是有刘墉暗中保护,还真不好说。

这两大阵营各有利弊。

你要加入和珅,哪怕做个小管家,那也是享不完的富贵。

起码吃喝不用愁。

金少青想了一下,就凭自己的能力以及超前的认知,肯定会在和珅这儿崭露头角的。

自己的哑巴身份,找个名医治假装治一下,就没问题了。

最起码可以让和珅避免很多来自刘墉设计的大坑。

但是最后的结局肯定好不哪去。

不但得时时地和府里这帮人勾心斗角,最后老了搞不好还得挨一刀。

可能都等不到老了。

因为历史上的和珅才活了四十九岁,谁知道这方世界怎么演变?

没准就提前被抄家了呢。

要是加入刘墉阵营的话,善始善终肯定是不错。

还不用操心整天勾心斗角的问题。

不过有一节,以后不但得清贫度日,还得胆颤心惊的。

刘墉有大才不假,但是被乾隆贬了用,用了贬,大起大落。

顶撞皇上,敢给皇上使绊子,你再大才也不留。

要不是有皇太后的金狮镇纸,烁封三千岁,早就被乾隆办了。

虽然最后被嘉庆留了一命,告老还乡,但是临走时在大狱里一夜白头。

也就是说这两种阵营,一个是过程美妙,结局凄惨。

一个是结局尚可,过程不佳。

选吧,没有第三种。

如果硬说有的话,那就是皇上阵营了。

先不说怎么接触到乾隆,就说他的反复无常。

连自己堂妹都觊觎的人,能好哪去?

整个天下都由他一人乾纲独断。

视臣民于草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被乾隆体现的淋漓尽致。

天下的资源供养他一人。

哪怕连乾隆的皇叔六王爷上朝都装糊涂。

只会说一句皇上圣明。

你还能在他手下活几集?

反正金少青自己有自知之明,自己可没和珅的两下子。

现在连饭都吃不上呢,还想着接触乾隆?

梦里什么都有。

。。。

金少青领了下人衣服,洗漱完以后被安排在了丙字号的下人房间。

自己平时眯着眼,低着头,小心点儿应该不会有人注意到自己。

虽然自己的面相确实有点儿气质,但是不知道和乾隆是不是一模一样。

安全起见还是低调一点儿好。

和府的下人,分为甲乙丙丁四等。

又有丫鬟和奴才的分别。

甲等下人,基本上都是和珅的包衣,也就是从小就陪着和珅长起来的那些人。

忠诚度也有,也明白和珅的喜好,迎来送往的安排宴席也都得用得着。

像和府的大管事儿的二管事儿的还有府里的账房先生就属于甲等。

乙等的是负责主人的日常起居,包括端洗漱水、梳头、穿衣、送饭等。

这些服务需要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下人们需要不停地为主人服务?。

不过虽然辛苦,但是没人敢看不起。

近水楼台嘛,有吹耳旁风的机会。

丙等的属于技能型下人,像厨师、园丁、轿夫都属于这一类。

轿夫虽然属于体力活,但是也勉强算的上是技能型。

丁等的是最低级的,负责日常清洁工作,包括打扫房间、清理庭院等。

没有现代化的清洁设备,全靠人力劳动,下人们需要使用扫帚、抹布等工具。

从一楼扫到二楼,从大堂扫到后院,忙活个不停?。

还有像护院、教习、门房不在这四等之列。

还有短工、长工、院工、家丁等等。

总之一个清朝大贵族的下人组合特别的多样和复杂。

从日常家务到特定技能服务,再到宴请服务,都需要下人来完成。

金少青就是被分配到了丙等下人里,干帮厨。

说是帮厨,其实就是让他干屠宰的活。

本来他认识几个字,不会让他干这种糙活。

但是没办法,谁让他是个哑巴,新来的人都挤兑他。

其它的好活都被别人挑完了,像是帮账房先生跑腿儿。

当门房的替身。

还有个车把式的活都没给他留。

只剩下这个宰鸡宰羊的活。

正常来说府里不允许见血腥,所以送过来的都是宰好的。

他只要处理一下切成厨房需要的形状就行。

不过即使这样,金少青也暗暗叫苦。

没别的,轮到切肉一切都好说。

关键是你得把这些肉运到厨房里。

一只羊剥皮去头还有几十斤呢。

府里每天消耗的可不是一只羊的事儿。

幸好有个老师傅带着他。

因为这个老师傅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才找了这么个帮厨。

每天教他活怎么干轻松,这肉怎么剔。

好在原身底子好,有把子力气。

这也正常,底子不好放十年羊都坚持不下来。

何况又得了寒热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