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点力,一二三!”李大海喊了一声,两人同时用力,终于把八爪鱼从石头上扯了下来。

“哈哈,抓住了!”赵文峰喘着气,手里的八爪鱼还在不停地扭动。

“快放进竹篓,不然一会儿它又溜了!”李大海连忙打开竹篓盖。

“得嘞!”赵文峰把八爪鱼塞进竹篓,用力按住篓盖。

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今天这运气真是太好了!”李大海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赵文峰点点头,“走,再去前面看看,说不定还有更多收获!”

赵文峰一边喘着气一边凑过来,抹了把额头的汗,说:“别光顾着高兴,小心点,这钳子夹上去可是够你受的。”

“我知道,我知道。”李大海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试图用篓子边缘将青蟹逼出来。青蟹显然察觉到了危险,挥舞着钳子,往石缝更深处缩了一些。

“哎哟,这家伙还挺狡猾。”李大海皱了皱眉,“你手头有工具没?”

赵文峰从背后的挎包里摸出一根铁丝,递给李大海:“用这个试试,先把它引出来,别把它吓跑了。”

李大海接过铁丝,熟练地将铁丝弯成一个小圈,然后轻轻地伸进石缝,绕着蟹的大钳子转了一圈。他一边操作一边低声说道:“别乱动啊,乖乖出来,乖乖出来……”

赵文峰在一旁看得紧张,忍不住提醒:“小心点啊,别让它断钳子跑了。那可是最值钱的地方!”

“放心,别吵我!”李大海瞪了他一眼,随后猛地一抖铁丝,将青蟹从石缝里拽了出来。

“嘿!”李大海高兴得大叫,手里拎着一只挥舞着钳子的青蟹,转头对赵文峰炫耀:“看见没,这只青蟹少说也有一斤多!”

赵文峰眼睛都亮了,凑上前仔细瞧了瞧:“果然肥,这钳子大的像块石头,今晚咱俩肯定能吃一顿好的。”

“吃?”李大海翻了个白眼,“这青蟹得拿去卖,换点钱给家里买些米面,再说了,卖了它,咱还能再去酒馆喝点好酒。”

赵文峰嘿嘿一笑:“行吧,听你的。不过……你发现没,这蟹身上好像有点奇怪。”

李大海一愣:“奇怪?哪里奇怪?”

赵文峰伸手指了指蟹壳的背面:“你看,这颜色是不是比一般的青蟹要深?而且纹路好像有点像……像什么图案似的。”

李大海将青蟹翻过来,认真地看了看。果然,这青蟹的背壳上隐约能看出几道像是文字的纹路。他皱起眉头:“真有点怪,这东西不会是什么稀罕品种吧?”

“嘿,说不定咱们碰上什么宝贝了!”赵文峰开玩笑似的说道,“赶紧拿回去研究研究,要真值钱咱就发了。”

李大海点点头,小心地将青蟹放进篓子里,还用几块湿海带盖住,生怕它跑了。

两人继续在礁石间忙活了起来,运气不错,没过多久又抓到了几只大点的螃蟹和一些活蹦乱跳的小鱼。等到太阳渐渐西斜,海潮开始涨起时,他们才拎着篓子往回走。

回到村子,天色已然变暗。村口的几个老人正坐在一起抽着旱烟,看到两人满载而归,纷纷笑着打招呼。

“哟,大海,文峰,今天又有好收成啊!”

李大海笑着扬了扬篓子:“还行,抓了一只大青蟹,其他也不少。”

“青蟹?有多大?”一个老汉好奇地凑过来,“给我们看看呗。”

李大海把青蟹拿出来,众人围上来看,纷纷啧啧称奇。

“这蟹不一般啊,瞧这钳子,这壳上的纹路也怪得很……”老汉摸着胡子说道,“我活了七十多年,头一次见这样的青蟹。”

旁边一个老人开口道:“听说过一种老青蟹,活得久了,壳上会长出花纹,这种蟹可不光能吃,还是药材呢!”

李大海和赵文峰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激动:“药材?那不是更值钱?”

老汉点点头:“但具体怎么个值法,我也不清楚,你们要是想卖,可以拿到镇上去问问懂行的人。”

李大海当即决定:“那行,明天一早我们就去镇上,找个行家瞧瞧。”

第二天一早,李大海和赵文峰拎着篓子赶到了镇上的集市。他们在海鲜摊间穿梭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一个看上去很有经验的老渔民。

“老伯,您看看这蟹,值不值钱?”李大海将青蟹递过去,语气里满是期待。

老渔民接过青蟹,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脸色微微一变:“你们这蟹是从哪里捞的?”

赵文峰有些紧张:“怎么了,有问题吗?”

老渔民放下青蟹,压低声音说:“这是‘纹青蟹’,据说只有极少数地方才有,这种蟹不仅个头大,而且肉质鲜美,最特别的是,这纹路据说有些神奇的说法。”

“神奇的说法?”李大海疑惑。

老渔民点点头:“有人说这纹路代表着一种海神的印记,能带来好运,但也有人说,捞到这种蟹必须还回大海,否则可能会招来麻烦。”

赵文峰不以为然:“还回去?这么值钱的蟹还回去不是傻吗?”

老渔民摇摇头:“你们年轻人信不信随你们,但我劝一句,这种蟹要是真能卖高价,也得找懂行的买主,别随便处理。”

两人从集市回来后,心里都有些复杂。李大海想着要不把蟹留在篓子里,再观察几天;赵文峰却坚持要尽快卖掉换钱。

那天晚上,村里突然刮起一阵异常强烈的海风,海浪声拍打得整个村子都在震动。李大海坐在屋里,听着外面的风声,心里莫名地有些不安。他想起老渔民的话,忍不住自言自语:“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对劲?”

赵文峰却跑来劝他:“大海,你别自己吓自己,什么海神印记,那都是瞎编的。这蟹放久了不新鲜,赶紧处理了吧。”

李大海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再等等吧,明天再去问问村里的老人,看有没有更好的主意。”

风浪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海面却异常平静。李大海拎着篓子,带着赵文峰去了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老人听完他们的故事,沉吟了片刻,意味深长地说:

“这只蟹,是你们的机缘,但也是一份考验。能不能守住这份机缘,就看你们的心意。”

这番话让李大海若有所思。他站在村口的沙滩上,望着无边的海洋,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文峰,把蟹放回去吧。”

赵文峰瞪大了眼睛:“你疯了?”

李大海却笑了笑:“有时候,命里有的,不用强求。我们还能抓到更多螃蟹,但这种机缘,留给海吧。”

两人带着蟹回到海边,将它放归大海。奇怪的是,那只青蟹没有立刻游走,而是挥舞了一下钳子,仿佛在表达谢意,随后消失在水中。

“不用,你站一边看着,我来就行。”李大海将竹竿慢慢探进缝隙,脸上满是小心翼翼的神色。“这东西劲大,等它咬住了铁钩可不能慌,不然它一甩尾巴就跑了!”

“行,你稳着点。”赵文峰退到一边,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根竹竿。

过了一会儿,海鳗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突然摆动了一下身体,竟缩得更深了。李大海皱起了眉头,手中的动作却没停,“这家伙还挺狡猾的,给它点耐心……”

赵文峰见状,灵机一动,从地上捡起一小块石头,用力地丢向另一边的礁石。石头“啪”地一声砸在水里,激起一阵小水花。海鳗似乎受到了惊吓,猛地从缝隙中探出头,张开嘴四处观察。

“好机会!”李大海眼疾手快,猛地一勾竹竿,那铁钩精准地勾住了海鳗的下颚。“得手了!”他大喊一声,双手用力,将竹竿向上一挑。

海鳗被勾住后挣扎得厉害,尾巴剧烈摆动,溅起了不少水花。赵文峰一看,立刻冲上去,用双手牢牢抓住海鳗的身体。“嘿嘿,跑不掉了吧!”他笑着喊道。

“别松手,这玩意滑得很!”李大海一边提醒,一边迅速将竹竿放到一边,抽出一把随身的小刀,“别动,我直接给它放血!”

“快点!手上抓不稳了!”赵文峰感到海鳗的身体越来越用力,像是一根湿滑的皮鞭在他手中抽打。

李大海刀法利落,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海鳗的反抗。“搞定!这回够今晚加菜了吧?”他抬头看着赵文峰,满脸的笑容。

“当然够了,这么大一条,炖汤都能喝好几碗!”赵文峰松了口气,将海鳗放进竹篓,用一块湿布盖上,“今天运气不错啊,大海,你看还有别的好地方吗?”

李大海擦了擦手上的水渍,转身看向不远处的一片礁石滩,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那边还有几块礁石,前几天我见有人在那边捡了不少螺,还有几个海胆。”

“那还等什么?走啊!”赵文峰拎起竹篓,兴奋地走在前头。

两人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滑的礁石往前走,耳边是海浪拍打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海鸟鸣叫。他们走到一块较大的礁石前,李大海用竹竿拨开附着在表面的海藻,露出下面密密麻麻的小螺。

“哎呦,这地方不错啊!”赵文峰蹲下身,熟练地伸手去捡那些螺,“这么多,够咱们装满一篓了!”

“别光顾着捡螺,小心有蛇!”李大海提醒道,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他一边翻动着海藻,一边寻找有没有藏着其他东西。

“蛇?你别吓唬人,我才不怕呢!”赵文峰嘴上硬气,但动作不由得慢了下来。

忽然,李大海眼前一亮,“看这儿,有个海胆!”

赵文峰闻声看过去,只见一只黑色的海胆静静地趴在礁石缝里,周围还夹杂着几颗小的。“运气真好!”他说着,掏出一把随身带的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将海胆从缝隙中挖了出来。

“行啊,这一趟没白来。”李大海满意地笑了笑,看着他们已经装得半满的竹篓,心里盘算着回家怎么料理这些海鲜。

两人忙活了半天,等到夕阳渐渐西下,竹篓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他们坐在礁石上休息了一会儿,海风带着湿润的咸味吹来,让人感到一阵惬意。

“大海,咱们今天可真是大丰收啊!”赵文峰喝了口水,心满意足地说道。

“可不是嘛!不过,这赶海可不是天天这么顺利,得靠运气和经验。”李大海眯着眼看着远处的海面,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你说得对。等过几天涨潮了,咱们再来一趟,看看还能不能捡到别的好东西。”赵文峰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沙子。

“行!到时候我再带你去另外一个地方,那边有礁洞,听说能捞到章鱼!”李大海也站了起来,拎起竹篓,两人一前一后地往回走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