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是漫长的雨季。
老人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城东的活也告一段落,大伙穿着蓑衣,在雨中照顾自家庄稼瓜果蔬菜。
悠然家的各种作物都比村里早些日子,长势也很好啊,这雨水一下,植物都疯长。
倒是西瓜麻烦,悠然只能挨个检查,排掉积水。
可能还是更适合种晚熟的品种,传教大人给的那些,应该是晚熟的。
靖南山来信了,他也育了西瓜苗,还有其他瓜苗。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直接种在户外。
现在的上京,依旧寒冷。
那么长的冬季!
一般人怎么能熬得住。
悠然怕冷。
但是她也不喜欢潮湿。
她已经连续烧了好几天的灶,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潮。
上禾村的潮让人黏腻不舒服,老人关节胀痛更是辛苦。
包奶奶那边新建的房子没有灶,悠然让包伯娘把包奶奶带到客房睡觉,那有灶,会好很多。
包伯娘没有拒绝。
包奶奶身子还算硬朗,虽然眼睛不好,却还能纳鞋子,并且做得还不赖!
悠然请包奶奶帮她做娃娃的小鞋子。
衣服是不能正常干的,更不能晾在室外,只会更湿更臭。
这个时候,就更能体验炕的可贵,把衣服铺在炕上,用热度烘干衣服。
这虽然比不上太阳晒干,可是在回南天里,它就算神一样的存在。
这回南的日子可不好估摸,可长可短,通常高温后回南,降温后能恢复正常。
天稍微放晴,悠然带着晓菊去江边找一种野菜,白花菜。
春雨滋润后的白花菜嫩绿,菜地里也长不少。
*
阿宗和小陆氏一起到青岭镇找珍姐,一开始婶子也不肯给他俩传话。
但是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那里方老爷喝过药后,药方又换了。
老爷现在喝什么都差不多了。
珍娘子每日躺着,不悲不喜。
平静的生活直到今日。
“可是我爹娘来找我?”这几日天气不好,珍姐觉得格外烦躁。
“是,他们现在就在府外。”
“随便他们折腾吧,等会他们就走了。”
“是,可是,你娘脸上有伤。”杨姑子不知道为何自己要说这番话。
她当然知道珍娘子爹娘是来讨钱的。
珍姐一想起她爹,一阵胃痉挛,想吐又吐不出来极为难受,她娘又被那个男人打了吗?
如果这次自己给了他们银两,那这方府肯定永无宁日。
但是如果她不出去,她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爹和娘不一样,他和阿奶是一路人。
“杨婶,你帮我到粮嗣,买大米五十斤,玉米粉一百斤,黑面一百斤,再给她们几文钱坐车,就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银两。如果他们嫌少,就让他们去官府告我吧。把我逼急了我就和他们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