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城门的士兵递交了贴身存放,确保掉水里不会浸湿的路引,一个记录着身份信息的小册子。

待对方查验无误后,李欢声便大摇大摆地进城了。

城里好似一切没变,主干道附近的房屋建筑,还是原本那些。

青砖绿瓦,檐角飞翘,古香古色。

又好像变了。

来来往往的行人,感觉比印象中多了不少。

放眼望去,绝大部分都是江湖人的干练装扮。

不过李欢声并未在意这些,他目标明确,直奔附近一家钱庄走去。

……

高悬的匾额上,龙飞凤舞写着“永安钱庄”四个大字。

李欢声这些年通过打渔和其他途径赚来的钱,一部分就存在钱庄里。

在武安县永安钱庄里存的不多,也就一百多两银子。

李欢声轻车熟路的将所有钱取出,扣除钱庄保管所需的费用所得之后,竟然还多了二两子钱来。

一问方才得知,最近大睿形势大好,灭了附近一个小国。

得知这个消息后,身为大睿人士,李欢声尽管依旧没有多少的融入感,却也为王朝的强大而感到高兴。

最主要的是。

二两银子,以这个世界的购买力,足够他在这小县城的勾栏里,听一次小曲儿了!

拿到银子后,李欢声第一时间到附近一家成衣铺子,给自己从头到脚置换了一身行头。

前往勾栏听曲儿,总不能带着一身的鱼腥味。

那是对古代小姐姐们的不尊重。

只不过这衣服穿着,也有讲究。

有钱人,自然是随便穿了。

穷人……能活着就不错了,还在乎什么穿着。

哪怕是在强盛的大睿治下,底层也是有不少穷苦百姓的。

当然,李欢声不属于穷苦之列。

他表面上,只是乌江上诸多捕渔郎之一,守着一艘破渔船,勉强度日。

实际上,他却是上百家铺子的幕后大掌柜。

是个隐形的大富。

至于这些生意,是如何经营的,又是如何在乌江沿岸的城镇之中站稳脚跟的,那就涉及到了李欢声的隐私了。

一个不为外人道也的小秘密。

刚穿越过来的那几年,还不到十岁的李欢声极其没有安全感。

主要是前世债务压身,穷怕了。

那时的他,还不是孤儿,还有个亲人在世。

那人自称是李欢声已故父亲的堂兄弟,姓李名松柏。

李松柏兵伍出身,还是一个有称号的杂牌将军,据说曾跟随一位大将军镇守大睿边境。

后来在战场上不慎被流矢射伤,坏了根基,方才从边境退了下来。

在乌江上游,李欢声当时所在的青河镇官府当差。

李欢声的小型商业帝国,就是靠着这位叔叔的人脉关系建立起来的。

他这位叔叔李松柏,性情豪爽,为人仗义,江湖上朋友的朋友颇多。

加上又没有子嗣,得知了李欢声的存在后,当即就将他带回去养着了。

至于为何李欢声兜兜转转又子承父业成了一名渔夫……

一方面是李欢声性子使然。

有了钱作为底气后,就开始摆烂享受清静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唯一的亲人李松柏的病故。

四年前,在李欢声刚满十四岁那年冬天。

戎马半生的豪爽汉子李松柏,前一天给李欢声过了生辰,第二天再也没有醒来。

李欢声为其料理完后事,正式开启了他的渔人生涯。

这些年来,那承载着前身童年记忆的清河镇,他再也没有回去过。

……

是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