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精简冗余的设计元素、规范化的按钮、简洁的配色方案以及更为直观的排版方式,最终呈现出的UI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与市场上大多数平台那种依赖拟物风格(仿真效果)的设计不同,
萧逸提倡的扁平化风格更加现代化、简洁,并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流行趋势。
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视觉负担,还提高了界面的可操作性,确保用户在任何设备上都能够得到流畅的使用体验。
随着“饿了吗”的Logo设计、UI界面改造等细节逐步完成,
萧逸开始更为深入地讨论这个平台的战略方向。
萧逸看来,真正能够让“饿了吗”成功的,还是市场战略和内部执行的精准配合。
现在,他们不仅要打破小范围内的瓶颈,还需要打造更广阔的市场覆盖面。
在这次战略讨论中,萧逸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我们要从点到面,从高校市场入手,逐步扩大到沪市,甚至整个上海市的市场,全方位发展。”
“首先,高校市场是我们最好的切入点。”
萧逸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勾画出市场扩展的蓝图:
“在高校里,学生群体庞大,外卖的需求每天都有高峰,正是一个非常适合做流量聚集的地方。”
“通过集中资源,打通高校的线上配送,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用户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这些学校内推广我们的团购服务,进一步加强品牌的渗透力。”
“而从高校市场向外扩展,则是饿了吗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萧逸继续说:“一旦我们掌握了足够多的用户和流量,接下来就可以向沪市的其他商圈扩展。通过各大餐饮商家的参与,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服务,整个城市的外卖需求也可以涵盖进来,形成一个闭环。”
但是,康家似乎有些疑虑,他皱了皱眉:
“萧神,为什么不直接借助美柚的流量,来为饿了吗引爆市场呢?你有美柚的巨大流量支持,直接推一波,应该能很快占领市场吧?”
萧逸听了康家的问题后,微微一笑:
“美柚的流量确实非常可观,但我始终认为,基础打得越牢,未来的发展越稳,美柚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持,但如果一开始就依赖流量的灌注,带来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好的。”
“你们要知道,外卖平台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流量,更多的是用户粘性、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
“如果我们没有打好基础,单纯依赖流量拉升,可能会因为服务跟不上、平台崩溃、配送延迟等问题,让用户体验受损,反而会败光我们的信誉,消耗客户的耐心。”
康家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似乎已经理解了萧逸的意思,点了点头。
康家和张浩旭两人听完萧逸的解释后,
终于彻底明白了萧逸的战略思路。他们纷纷表示赞同,并感谢萧逸给了他们这么清晰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萧逸便开始了新的工作部署。
他不仅在理论上为“饿了吗”定下了战略方向,还在实际操作上做出了调整,
萧逸派出了几名技术人员,直接前往沪市,辅佐张浩旭和康家进行本地化的工作调研,并且协助他们在沪市进行外卖业务的运营。
这些技术人员不仅仅是技术支持,更多的是帮助两位创始人精细化运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平台的流畅性。
而饿了吗的发展,也将在沪市轰轰烈烈地发展了!
……
好几天过去了,交大的学子们发现,他们已经习惯了的“饿了吗”外卖平台,居然一直在关闭服务。
无论是想点外卖的学生,还是之前靠给“饿了吗”打工赚零花钱的外卖员,都不禁开始烦躁。
宿舍楼下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平台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