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哈,突然冒出个舅舅,还给了她这么一封信,是个人都会有点儿懵逼的,结合现如今的大环境,她有所疑虑倒也正常。

不过这不关他的事,他没必要帮对方做出任何判断,因此只是将信中的内容帮对方翻译了一下,然后就把信还给了对方。

其实信中也没有写什么敏感的东西,无非是表达了一下思念家人的心情,问一问这边的情况,还有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还说如果可能,希望考虑移民云云。

兴许是信中的内容毕竟符合自身的期待,薛苗在听完方有为的翻译后,也是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自己激动了好半天,这才说了声谢谢。

方有为将信还给了对方,他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还是挺有心机的,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这么单纯。

其实也是,以她这种家庭背景,从小经历的事情应该很多吧,有点儿心机才是正常的。只不过她的这种心机让方有为之前对她的“好感”荡然无存了。

毕竟,原本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魅力让对方倾倒,这才三五不时的给自己投喂,可闹了半天,结果这是这个小姑娘的一个小心机罢了。

谈不上讨厌,但澄清了事实,免得自己在误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薛苗将信件收好,随后上课的时间也快到了,两人收拾心情,一个掏出了笔记默默预习,一个看着手中的教案,默默准备。

“小方,小方,快出来,你上报纸了!”方有为刚刚安抚好自己的心情,没想到屋外再次响起了这种带着激情的声音,这让方有为的心又是一颤。

搞什么啊,多大点儿事儿,你至于大呼小叫的么?

“咋的啦?”方有为心如止水的抬头问道。

“你上报纸了,看,在这儿。”米佳兴冲冲的跑进屋里,注意力全都放在手中的报纸上,根本没有注意到屋里两人的状态。

方有为也有点儿反应过来了,心说自己既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呀,怎么还上报纸了呢?

他拿起米佳带来的报纸,随后根据对方的指引,找到了上面的一篇文章,认真的读了起来。

文章的标题是《学习外语,不是崇洋媚外!》很直白,没啥艺术性,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文章特色。

内容也很简单,先是说了方有为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有需要的同志学生补习英语,然后受到少数人的诋毁,随后引发讨论,学习外语,算不算是崇洋媚外?

在经过作者的一番论述和辩驳后,最终得出结论,学习外语才能更好的配合开放,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更好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总之一句话,学习外语很有必要,甚至培养外语人才,还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万万松懈不得。

看完了整篇报道,方有为内心是没啥感觉的。说真的,报纸上说的略显夸张,其实学习外语当然是必要的,但也没有那么夸张就是了。

看到方有为在看完了这篇报道后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站在旁边的米佳极为诧异,不由的开口问道:“你不激动吗?怎么看你一点儿都不激动呢?”

“激动?我为什么要激动?”

“你上报纸了呀!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你怎么能不激动呢?”

“多大点事儿啊,这有什么值得激动的?”

“你这人,真没劲!”米佳热脸贴冷屁股,丢下一句话便悻悻的出去了。

同一时刻,青年报报社里,主编正在对着两个人交代着任务。

“这次采访,重点要放在那个方有为身残志坚,还不放弃主动为人民服务上。还要突出一下他自学成才的故事,最终将舆论引导到现实层面上来。”

“额,主编,什么叫现实层面上?”一个女记者一脸懵懂的举手问道。

主编瞥了她一眼,这才反问道:“小于啊,你刚来咱们报社,谈谈你的理解,你觉得这件事的现实层面应该是什么?”

于莉有点儿挠头,她试探性的说道:“嗯,我觉得,应该是雷锋精神吧,毕竟听说他都是不收钱的。”

“片面了。”没等主编说话,跟她站在一起的一位中年记者便开口道:“我觉得这个现实层面,应该是称赞他不等不靠,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所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他不是在翻译小说吗?我觉得这个应该作为重点报道,可以给广大的返城青年树立一个榜样,即便是没有被分配工作,也要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嘛。”

“啊?这,这不对吧。”于莉有点儿懵,心说这算什么宣传方向啊,毕竟呢个写小说的人有几个,更何况是翻译外国文学,这个太小众了吧,怎么能做完宣传的重点呢。

“这很对,小于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要多学习。”主编一锤定音道:“你看啊,英语是不是一种技能?这个方有为同志,学会了这样一种技能,就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这难道不是广大返城青年的榜样么?”

“可这个,太没普遍性了,难不成咱们要鼓励广大的返城青年也去学英语?”

“哎呀,你这个脑子怎么不开窍呢?我们不是说一定要鼓励大家去学英语,而是要鼓励大家通过学习,掌握一门对社会有用的技能,从而自力更生,自谋出路,明白了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