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交替
寒冬凛冽,风如利刃。
火车站前的人来来往往,门前广场的两股人流格外瞩目。
一股人流身着军绿常服,胸前别着红花,背着迷彩包。他们队列整齐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脸上个个黝黑。
其中有人不舍、也有人不甘、也有人遗憾,更有人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不论如何最终还是返回了家乡的选择。
对比另一边的人流,身着崭新的迷彩服,胸前挂着鲜艳的红花,拿着黑色大包。整体略微散乱的步子走出车站,在广场集合点名。
这群人他们脸上写满了稚嫩,基本都在东张西望。清澈的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的好奇,部队的向往。
来往的人群都会好奇的看一眼
这是每一年西北火车站前独特的风景,新兵与老兵的交错。一群离开的人与刚进来的人的擦肩而过,他们已经结束,这边刚刚开始。
新兵终成为老兵,老兵不断凋零。
但是火热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战无不胜的血性基因源远流长。
队列里,何林拿着花名册正在点名,分配着新兵的归属。
前面停着一队大巴车,上面挂满了横幅。这些车是每个部队安排过来接新兵用的,很多人也只坐过一两次。
“陈言!”
“到!”
新兵陈言在队列里迷茫的应声答道,同时拎起了手提包。
尽管时间已经上午9点钟,但这对于西北来说不过是清晨而已。
紧接着何林说到陈言的分配
“新训四中队,上东边32号车。”
“是!”
陈言回答的果断,拿起行李。在一个干部的指引下,一脸茫然的奔向来接自己的大巴车。
在车里环顾着四周陌生的城市,一路上颠簸疲劳也暂时消散了。
他好奇的对四周观望
透过车内的窗户他看到了自己难忘一生的画面。
在车站广场前面有一个穿常服的退伍兵正在抱着一棵景观树痛哭。
他的行为惹来了很多人的关注,来往的行人,巡逻的警察,包括已经上车的新兵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时候,陈言从一个干部嘴里听到了这个老兵的故事。
他是一名老兵,八年的老兵。
为了祖国在边境线的哨所上站了八年钢,这八年一直没有下来过。今天是他当兵以来第一次下哨所,可就是第一次下来缺是他退伍的时候。
曾经的他也是一名新兵,像陈言一样,带着满腔的热血参军。想着今后在部队好好干,用一身本领报效祖国。
可是他没有想到,从下火车站开始,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同样的分配点名,别人一个接一个的都走了。
队列里只留下了他自己
直到最后才点到了他,上了最后面的一辆拉着蔬菜物资的卡车。
当别人进了新训基地的绿色大东风时,他上的是一辆运输的卡车。
一路颠簸,穿过了偏僻的城镇。过了桥梁,越了戈壁。
天山的美景在眼前徘徊,沿途的牛羊成群结队的在草地上游荡。
卡车走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
路边的绿色越来越少。四周也渐渐感到荒凉。
卡车一直开到了一个半山腰的补给站前停了下来。
这个补给站建在一座山腰之上,四周一片荒凉。除了这个小屋,四周看不到一点生机。
可就是这个有些破旧的小房子,却是周边几十公里内数个哨所的补给点。对于边防哨所的日常供应来说,这个补给点非常重要。
车子刚刚开到门前,房子里面就出来两个穿迷彩服的人迎接。
其中一个还是干部对着另一个老士官说到。
“老刘,你看今年分新兵来了。”
带车的一毛二搓了搓手开车门跳了下来,对车厢里的新兵说到。
“小伙子,下来吧,到地方了。”
新兵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已经睡着,看到周边荒凉的环境心里面十分失落。下车以后看到几个人以后,更是呆呆的站着,不敢动一下。
旁边那个黑黑看士官迎面跑了过来,露出一嘴的黄牙。
“终于等来了你们,一个星期前大队就打电话了说这个月下山拉补给的时候把新兵带着。”
因为即将大雪,山里的大雪难以行车。新兵连结束可能仍旧上不来,所以就把新兵直接运了上来。让他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长。
刘兵一脸茫然的站在哪里,拿着背包不知所措。
带兵的干部拍了拍自己的大衣,递给了老士官一根烟。
“老班长,人我送到了,你接走吧,我们得赶紧把东西卸了,晚上还得赶回大队呢。不然天黑以后就麻烦了,这鬼地方夜路没发走啊。”
带兵干部说完朝老士官敬了个礼,随后把手里面的一盒烟塞给了他。
回头又跟新兵宣布分配命令
“刘兵。”
“到!”
新兵赶紧回答。
“从今天开始你就被分配到边防大队,76号哨所了。这个是你以后的班长冯立春班长,明白了吗?”
“明白了,班长好。”
刘兵回答完,转头就跟老士官问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