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杨沫上学的时候已经十月份了,留学生的名额终于下来了,还是何雨柱。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也都没有意见,从哪个方面来说何雨柱都是最合适的。

要去的大学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定于1954年1月31日出发。因为这也是京城到莫斯科火车的首发时间,二月三号是过年,何雨柱肯定在京城过不上新年了,估计在火车上过了。

该趟火车全程9050公里,要走214小时,差不多九天的时间,新年肯定要错过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大家对于他能留学还是高兴的。

还有一件喜事是何大清终于结婚了,是杨母给介绍的。新娘是她远房亲戚,从受灾的河南来京城投奔她的。杨母的直系亲人都没了,对于这个远房亲戚还是很在意的。虽然给自己找亲家母这事挺好玩的,但是知根知底啊。杨沫要是找个不着调的婆婆也是麻烦。

何大清再婚没有大办,就是大院里面一家请了一位吃了顿饭。

何大清再次进入轧钢厂做小灶师傅还是挺舒服的,一个月五十六万的薪水加上可以带饭盒,这日子也没谁了。还没等何雨柱出国呢,何大清传来老婆怀孕的好消息。估计等何雨柱回来就会看到他的弟弟或者妹妹,生呗又不是养不起。

何雨柱静悄悄地搞乱了秦淮茹肚子里孩子的大脑,才放心地开始收拾行李。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商人已经给他采买了各种御寒的衣服放在空间里。杨母不知道啊,与女儿开始大采购。

终于等到了1954年的1月31日,杨家何家呼啦啦一大堆去送何雨柱。到了京城车站发现是一趟全新的火车,今天还是首发,来了不少的领导剪彩。其中就包括何雨柱做红烧肉那位,居然还认得他,上来攀谈了几句。最后拍了拍他肩膀让他努力学习,早日毕业报效祖国,何雨柱感动的热泪盈眶。

火车慢慢离开了京城,何雨柱望着窗外,不禁感慨。这还是他重生回来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上一次离京是去了塘沽,这次去了万里之外的地方。

火车走华北、东北,在满洲里换乘苏盟的火车。

在国内这一段就是当作普通列车看待,经过河北北部,东三省全境。

途经的主要城市和站点有沈阳、长春、哈尔滨、满州里、后贝加尔、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等。

不论何时火车上都不缺小偷,何雨柱状态很好,现在每天睡几个小时就可以。

这次去莫斯科一共三十来个人,二十五名留学生加上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官员。他们都坐在一起,方便管理。

何雨柱坐在三人座的窗口处,看着远方开始沉默。过了山海关大家开始吃饭,何雨柱拿了五个暖瓶。有些车站卖热水,直接换瓶即可。

目前出门都要准备路菜拿了出来,何大清给做的。

会做路菜的厨子不多,做好的更少。何大清恰好是又会做又做的好的。

他给做了两种路菜可以换着吃,一种是黄焖鸡。

用一个小甏,把大米和鸡肉混合均匀,用小火缓慢加热,一甏可以吃好几顿。另一种是甏肉,做法同上。

其实何雨柱空间里有不少热菜和卤菜以及许多馒头,都是热的。

把小甏里的黄焖鸡挖出一点倒在饭盒里,把饭盒放进装了热水的铝盆里,慢慢温着。肯定到不了热饭的程度,那也比凉着吃好点,吃完再喝点开水算是给胃加热了。

五个暖壶用到了盛京,途径盛京火车站的时候买了五瓶热水,把空暖水壶递过去换满瓶热水就行。关于热水瓶有新有旧那就听天由命了,五瓶热水才1000块。

看着何雨柱吃的这么好,同行有位眼镜君开始运气,准备批评何雨柱的奢侈行径。刚说了几句何雨柱没理他闭眼眯了起来。

气的眼镜君找领队告状,领队看着这位义愤填膺的年轻男子说:

“林俊啊,每个人的家庭水平不能一概而论。吃点好的,不代表他就腐化了,吃差了难道就是坚定的革命分子吗?”

林俊气鼓鼓的不敢顶嘴,也闭上眼睛开始假寐。

本章已完 m.3qdu.com